一、刑法中外國人盜墓犯罪嗎?
外國人盜墓也可能會構成犯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六十四條規定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
(二)故意或者過失損毀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的;
(三)擅自將國有館藏文物出售或者私自送給非國有單位或者個人的;
(四)將國家禁止出境的珍貴文物私自出售或者送給外國人的;
(五)以牟利為目的倒賣國家禁止經營的文物的;
(六)走私文物的;
(七)盜竊、哄搶、私分或者非法侵占國有文物的;
(八)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其他妨害文物管理行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二十八條規定盜掘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罰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二、外國人在中國犯罪如何處理?
我們在處理外國人在中國違法犯罪所堅持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平等的法治原則。我國實行依法治國,既保護在中國境內的外國人的人身自由和合法財產不受侵犯,又要求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必須遵守中國法律,不得危害中國國家安全、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破壞社會公共秩序。違反中國法律的,中國執法機關將依法處理,追究違法當事人的行政、刑事法律責任;造成他人人身、財產損害的,還應承擔民事責任。
在刑事犯罪方面,我國《刑法》第6條規定:“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的,除法律特別規定的以外,都適用本法。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或者航空器內犯罪的,也使用本法。犯罪的行為或者結果有一項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就認為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我國《刑事訴訟法》第16條第2款規定:“對于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外國人犯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通過外交途徑解決。”
外國人進入我國境內,包括我國公民在其他國家,都要遵守該國的法律制度,除非該外國人的身份非常的特殊,那么可以通過外交特權等這些外交途徑進行解決。其他大多數情況下,外國人在中國境內犯罪的話,整個處理過程跟我國公民犯罪都是一樣的。
盜墓判刑多少年?
盜墓文物坐幾年牢
盜墓從犯判刑多少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顧問費入賬要分攤嗎
2020-12-20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后在偵查階段可以羈押多長時間
2021-03-10擔保范圍約定不明確
2020-11-13離婚時,經濟適用房如何分割?
2021-02-09臨時用地到期可以處罰嗎
2021-01-12已獲肇事者賠償,能否再要保險公司理賠?
2020-12-10哪些情況下不能保險
2020-12-08冒領社會保險是否會進入社保失信人名單
2021-02-21房屋保險種類都些什么
2021-02-14如何購買車險才劃算
2021-03-24違反保險法的行為
2021-02-11拆遷令下達后的訴訟期是多久
2020-11-09最新公告拆遷補償方案,怎么判斷合法性
2020-12-102020養殖場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0-12-26拆遷房屋宅基地怎么補償
2021-02-01城市戶口繼承農村房屋,拆遷可以要求安置房嗎
2021-02-28非農戶口農村房子拆遷是否會有補償
2021-02-09拆遷安置房可不可以在樓市進行交易
2021-02-25農村宅基地征收補償和城市房屋拆遷有哪些不同
2021-01-14易地扶貧搬遷、危舊房改造補助多少錢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