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社會,工作穩(wěn)定是每一個人都向往的,有時候會選擇先就業(yè)再擇業(yè),在進入職場之后,發(fā)現(xiàn)目前的工作不適合自己,就會果斷的辭職。那么,如果入職十五天就想要辭職,而公司不發(fā)入職15天的員工工資,這是合法的嗎?如果要發(fā)的話,應該怎樣計算,接下來小編將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相關的知識。
一、公司不發(fā)入職15天的員工工資,這是合法的嗎?
不合法,按照我國《勞動法》的規(guī)定,工資是需要支付的。公司培訓所花費的相關費用可以要求員工賠償。
工資計算方法
當月入職和當月離職的員工當月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實際出勤天數。 法律依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
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 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guī)定,法定節(jié)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guī)定的11天法定節(jié)假日。
據此,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為: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二、一般離職手續(xù)
一般需提前30天向部門主管(或人力資源部)提交辭職報告,按公司規(guī)定執(zhí)行。其他特殊行業(yè)的離職,當事人需要向該行業(yè)主管單位進行報備,如藥師離職需要向藥監(jiān)局進行變更注冊手續(xù)。 正式員工離職手續(xù)辦理流程:
1、如果當事人的勞動合同還沒到期的話,需提前一個月向部門領導提出書面辭職申請和《解除勞動合同申請》,待部門領導簽署意見后報人力資源部。
2、根據當事人工作崗位,由人力資源部逐級報請,有些只需部門主管批準,有些崗位級別高的需經總經理、董事長批準后,人力資源部通知當事人的部門領導安排工作交接。
3、當事人需要按公司的《離職員工交接手續(xù)表》《工作交接明細表》和《物品交接單》內容依次交接(各公司規(guī)定不同),財務部結清借款后,經交接雙方和部門領導簽字確認后,交接工作方視為完成。
4、工資中涉及保險,人力資源部同財務部辦理保險清算,進行保險減員手續(xù)。用人單位會在15日內辦理人事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xù),當事人應該落實辦理情況并索要相關書面辦理資料。
5、人力資源部統(tǒng)計其本月考勤,報上級領導批示,到工資結算日發(fā)放當事人的工資。
6、人力資源部辦理勞動合同終止手續(xù)并給當事人開出《解除勞動合同證明》,《解除勞動合同證明》是到下一個新單位需要的,只要是正規(guī)大單位,一般都會要求出具的,有備無患。 如果是試用期員工,一般只需提前三天提出申請,手續(xù)辦理也相對較簡單。 通常離職程序,每個公司的規(guī)定不一樣,有的可以比這些更復雜或更簡單。
我國現(xiàn)行法律尚沒有關于用人單位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證明書的完整、明確的規(guī)定,只有1999年國務院公布的《失業(yè)保險條例》從辦理失業(yè)保險登記、享受失業(yè)保險待遇的角度,規(guī)定城鎮(zhèn)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應當及時為失業(yè)人員出具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的證明。《勞動法》第九十九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招用尚未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對原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該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這也引發(fā)了勞動者再次就業(yè)應持有離職證明書、原用人單位應為勞動者出具離職證明書的社會議論和呼聲。借鑒國際經驗,為維護勞動力市場秩序和勞動者的權益,本法明確了用人單位應當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證明書的法定義務。
離職員工可以向人力資源部申請?zhí)畎l(fā)離職證明書,人力資源部發(fā)出的離職證明書只證明離職員工的受雇日期、職位及其離職原因。一般被開除的職工是填發(fā)開除證明書而不填發(fā)離職證明書。
因為離職證明書沒有確定的交閱單位,所以不必寫收信人的姓名和地址,只須寫上開證明的日期。
答案很明顯是不合法的,我國勞動法明確的規(guī)定了用人單位應當支付勞動者報酬,入職十五天應該還處于試用期階段,這個時候選擇離職應該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單位,不管怎樣,十五天的工資是必須發(fā)的。
晚上加班工資怎么算
員工工資制度的規(guī)定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勞動能力鑒定所需資料
2020-12-21意外失火承擔什么責任
2020-12-08交通事故中要做哪些司法鑒定?保險可以賠償多少費用?
2020-12-04民法典包括勞動法嗎
2021-01-24單方肇事交通事故的定損理賠
2021-03-01危險駕駛罪的構成要件及其與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關系
2020-12-06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2-09物業(yè)收取電損費合理嗎
2020-12-04消費者用POS機刷卡時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6經濟補償金能否分期支付
2020-12-01勞動確認無效判決能否恢復勞動關系
2021-02-03代替繳納社保能否認定勞動關系
2021-03-25產品責任保險責任范圍
2021-02-08建筑工程一切險所包含內容有哪些
2021-01-03“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是否可以作為雙方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0-12-05保險合同生效程序
2021-02-25如何處理保險理賠爭議
2021-01-15無責以買保險撞死人要坐牢嗎
2020-12-04構成保險利益應當具備什么條件
2020-12-03車輛超載事故保險可以拒賠嗎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