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置土地處置辦法
第一條為依法處理和充分利用閑置土地,切實保護耕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及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閑置土地,是指土地使用者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權后,未經原批準用地的人民政府同意,超過規定的期限未動工開發建設的建設用地。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可以認定為閑置土地:
(一)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合同或者建設用地批準書未規定動工開發建設日期,自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合同生效或者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建設用地批準頒發之日起滿1年未動工開發建設的;
(二)已動工開發建設但開發建設的面積占應動工開發建設總面積不足三分之一或者已投資額占總投資額不足25%且未經批準中止開發建設連續滿1年的;
(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條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對其認定的閑置土地,應當通知土地使用者,擬訂該宗閑置土地處置方案,閑置土地上依法設立抵押權的,還應通知的抵押權人參與處置方案的擬訂工作。處置方案經原批準用地的人民政府批準后,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
處置方案可以選擇以下方式:
(一)延長開發建設時間,但最長不得超過1年;
(二)改變土地用途,辦理有關手續后繼續開發建設;
(三)安排臨時使用,待原項目開發建設條件具備后,重新批準開發,土地增值的,由政府收取增值地價;
(四)政府為土地使用者置換其他等價閑置
土地或者現有建設用地進行開發建設;
(五)政府采取招標、拍賣等方式確定新的土地使用者,對原建設項目繼續開發建設,并對原土地使用者給予補償;
(六)土地使用者與政府簽訂土地使用權交還協議等文書,將土地使用權交還給政府。原土地使用者需要使用土地時,政府應當依照土地使用權交還協議等文書的約定供應與其交還土地等價的土地。
對因政府、政府有關部門行為造成的閑置土地,土地使用者支付部分土地有償使用費或者征地費的,除選擇前款規定的方式以外,可以按照實際交款額占應交款額的比例折算,確定相應土地給原土地使用者使用,其余部分由政府收回。
第四條已經辦理審批手續的非農業建設占用耕地,1年內不用而又可以耕種并收獲的,應當由原耕種該幅耕地的集體或者個人恢復耕種,也可以由用地單位組織耕種;1年以上未動工建設的,應當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規定繳納閑置費;連續2年未使用的,經原批準機關批準,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無償收回土地使用者的土地使用權;該幅土地原為農民集體所有的,應當交由原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恢復耕種。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合同糾紛處理有哪些方式
2021-02-11管轄權異議上訴被駁回怎么處理
2020-12-31和現役軍人離婚法律上對軍人有傾斜嗎
2021-03-10外貿公司老板要員工逃稅,員工有罪嗎
2020-11-24兼并重組的債務包括什么
2020-12-05小程序可以申請專利嗎
2021-01-06著作權侵權糾紛案件中的證明標準和證明責任是什么
2021-01-01連帶責任中求償權的要件和范圍是什么
2020-12-12欠條和借條有區別,你知道嗎
2020-11-092020年交通事故認定書期限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07車禍出院后多久去理賠,怎么理賠
2020-12-02辭退保姆說實話嗎
2020-11-22政府回購房可以贈與他人嗎,政府回購房如何贈與他人
2021-01-04什么是房地產登記?
2021-03-25辦理抵押登記可以只用房產證和身份證嗎
2020-12-29房產證拿去保全了怎么撤銷
2020-12-25用人單位如何采取措施用法律手段裁員
2021-02-13醉駕拘役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11公司倒閉簽約新公司員工怎么賠償
2020-12-30保險合同變更的內容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