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于預備犯罪可以比照犯罪既遂進行從輕處罰嗎?
可以,刑法規定,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刑法第二十二條規定: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構成犯罪預備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犯罪分子主觀上具有某種犯罪目的;
(2)犯罪分子為實施某種犯罪而進行了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犯罪預備行為;
(3)犯罪預備行為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被阻止在犯罪預備階段的某一點上。
二、犯罪預備形態的主觀特征包括哪些?
(1)行為人進行犯罪預備活動的意圖和目的,是為了順利著手實施和完成犯罪。可見,預備犯的主觀方面既有進行犯罪預備活動的意圖,有具有進而著手實行和完成犯罪的意圖。
(2)犯罪在實行行為尚未著手時停止下來,是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即是被迫而非自愿在著手實行行為前停止犯罪。這是犯罪預備與犯罪預備階段中止的關鍵區別所在。
三、犯罪預備行為有哪些?
根據我國刑法第22條第1款規定,犯罪預備行為,是指為了犯罪準備工具或者制造條件的行為。根據這一規定,犯罪預備行為可以分為兩大類:
(一)其他為實施犯罪制造條件的行為。為實施犯罪準備犯罪工具也是一種為實施犯罪制造條件的行為,但是刑法將這一常見的行為方式單獨列舉予以明示。
(二)為實施犯罪準備犯罪工具的行為。所謂犯罪工具,是指犯罪分子進行犯罪活動所用的一切器械物品。準備犯罪工具,包括制造犯罪工具、尋求犯罪工具及加工犯罪工具使之適合犯罪的需要。
(三)其他犯罪預備行為可以概括為以下幾種:
(1)為實施犯罪事先調查犯罪場所、時機和被害人行蹤;
(2)準備實施犯罪的手段,例如為實施入戶盜竊而事先練習爬樓入窗技術;
(3)排除實施犯罪的障礙;
(4)追蹤被害人、守候被害人的到來或者進行其他接近被害人、接近犯罪對象物品的行為;
(5)出發前往犯罪場所或者誘騙被害人趕赴預定犯罪地點;
(6)勾引、集結共同犯罪人,進行犯罪預謀;
(7)擬定實施犯罪和犯罪后逃避偵查追蹤的計劃,等等。
犯罪預備是只能發生在犯罪行為實施之前的,行為人一旦開始實施犯罪行為,就只能構成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以及犯罪既遂,但是如果是行為人在犯罪預備階段,在犯罪預備完成之前,即準備工具或者是犯罪手段策劃完成之前中止的,此時也能構成犯罪中止。
預備犯罪的處罰是怎樣的
刑法預備犯罪的成立條件是什么?
哪些行為屬于預備犯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可以隨便調崗降低薪水嗎
2020-11-26錄制視頻添加了背景音樂算侵權嗎
2021-02-22學籍檔案去向
2020-12-10喪偶再婚需要提交哪些資料
2021-01-14訴訟費用緩交的情況
2020-12-01不屬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行使的職權的是
2021-01-09酒駕摩托車追尾全責不賠償怎么辦
2021-02-26效力待定合同追認時效
2020-11-29執行令下達后才能探視嗎
2021-03-17逼婚是否侵犯婚姻自由
2020-11-11小額民事訴訟可以不開庭直接判決嗎?
2020-12-04尋釁滋事被行政拘留后還能再追訴嗎
2020-12-11顧客在超市摔傷流血該怎么辦
2020-12-08員工連帶刑事責任怎么處理
2021-02-14人壽保險理賠的相關標準有什么
2021-01-09人性化的意外保險怎么賠付
2020-11-27是駕乘人員意外傷害險還是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
2020-11-28法律對保險人答復義務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23如何區分人身保險與財產保險
2021-02-15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性質及生效條件是什么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