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信轉賬能認定嫖資嗎?
根據法律規定,視聽資料和電子數據均可作為民事訴訟的證據,但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在民事訴訟中的基本原則為“誰主張誰舉證“;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
《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三條,證據包括:
(一)當事人的陳述;
(二)書證;
(三)物證;
(四)視聽資料;
(五)電子數據;
(六)證人證言;
(七)鑒定意見;
(八)勘驗筆錄。
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第六十四條,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觀地審查核實證據。
二、拓展推薦,微信記錄能否作為呈堂證供取決于兩個前提:
1:我國現行的《民事訴訟法》明確了電子數據為法定的證據類型,同時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進一步明確,電子數據是指通過電子郵件,電子數據交換,網上聊天記錄,博客,微博,手機短信,電子簽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儲在電子介質中的信息。微信平臺上的信息以電子數據的形式存在,顯然屬于民事訴訟法規定的證據的范圍。
2:第一個是能夠證明微信使用人就是當事人雙方,第二要保證微信的完整性。具體來說,因微信不是實名制,若不能證明微信使用人是當事人,那么微信證據在法律上與事發案件沒有聯系。微信使用人的身份確認問題,目前的司法實踐主要有對方當事人自認,微信頭像或微信相冊照片的辨認,網絡實名或是電子數據發出人認證材料或機主的身份認證,第三方機構即軟件供應商騰訊公司的協助調查等四個途徑。
3:第二個是完整性,微信證據為生活化的片段式記錄,如果不完整可能導致斷章取義,法庭也不會采納。
微信轉賬作為民事訴訟承認的視聽資料與電子數據證據,是有被認定為有違法的行為產生的可能,但同時微信轉賬作為證據也必要查證屬實,且有共同輔佐的真實證據,互相組成鏈接為證據鏈才可以認定有違法行為的。
證據不足取保候審期限是多久
債務糾紛訴訟中需要提交哪些證據?
微信被騙100元算犯法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劃撥土地使用權在何種要求下可以轉讓、出租、抵押
2020-12-17施工中道路損壞需要賠償嗎
2020-11-14離婚判決是否可以強制執行
2021-03-05工資爭議在社交平臺上私信工會有效嗎
2021-03-03法律援助范圍
2021-03-16在先債權能否對抗已登記的物權
2021-02-21協議離婚未成的離婚協議生效嗎
2020-11-15法律上的離婚保護措施有哪些
2021-03-15簽訂集體合同應當經過哪五個程序
2020-11-13房屋有抵押能否訴前擔保
2021-02-02廣告中說明賠償屬于要約邀請嗎
2021-03-11學生在學校做游戲受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07如何終止勞動合同
2020-12-26私人企業疫情期間要發工資嗎
2021-01-032020疫情期間允許公司辭退員工嗎
2020-11-15100元意外險賠償標準
2020-11-15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基本特征
2020-12-03車上責任險怎樣投保
2021-02-03哪些情況下可以變更保險合同的主體
2021-01-15保險合同不足額投保賠償糾紛案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