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在當事人構成犯罪時,法院的審判人員將對案件進行進行判決。同時根據實際情況認罪認罰的會從寬處理。那么,檢察院認罪認罰從寬的適用范圍有具體規定嗎?一般來說,在案件中當事人進行認罪認罰進行從寬處置并沒有限定具體使用范圍。
一、從寬有無適用范圍?
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庭長沈亮解釋,認罪認罰從寬跟刑法第67條所規定的自首從寬一樣的,是指可以從寬,并不是一律從寬。刑法所規定的自首,并沒有限定某一類案件可以適用,某一類案件不可以。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也是一樣,沒有特定的案件范圍的限制。
沈亮說,認罪認罰案件必須要確保寬嚴有據、罰當其罪,避免片面地從嚴和一味地從寬這兩種錯誤的傾向。從保障人權和確保司法公正角度,以下幾類案件不適用:一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屬于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二是未成年人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他們的代理人和辯護人對未成年人認罪認罰有異議的;三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不構成犯罪,以及有其他不宜適用的情形。對犯罪性質惡劣、犯罪手段殘忍、社會危害嚴重的犯罪分子,其坦白認罪不足以從輕處罰的,也必須依法嚴懲。
二、 會不會同罪不同罰?
最高人民檢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萬春表示,認罪認罰從寬不是無邊的從寬,前提是必須適用刑法對于各個具體罪名的規定,是在法律規定的幅度內進行從寬,所以不會有嚴重突破法律的情況發生。我們還會會同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具體實施辦法,將來要進一步完善量刑指南,使得在適用從寬幅度上有更加明確、具體的依據。
沈亮補充說,對類似案件,非試點地方在法律規定幅度內也要按照法律規定酌情考慮認罪認罰從寬。
三、 如何避免權錢交易?
萬春說,要防止這類問題,第一,要堅持證明標準。辦理認罪認罰案件,仍須按照法定證明標準,依法全面收集固定證據、全面審查案件,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嚴把事實證據關和程序關。第二,要規范訴訟程序。必須充分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享有的辯護權和其他訴訟權利,必須認真聽取被害人及其代理人的意見。第三,要加強監督制約。公檢法三機關要認真貫徹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的原則,確保認罪認罰案件的辦案質量。第四,要強化責任追究。對于法院、檢察院、公安機關工作人員在辦理認罪認罰案件中,有刑訊逼供、暴力取證或者權錢交易、放縱犯罪等濫用職權、徇私枉法的情形,如果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未構成犯罪的,要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或者紀律處分。
四、會導致被迫認罪嗎?
萬春說,辦理認罪認罰的案件必須確保當事人認罪認罰是自愿的。對偵查過程中是否自愿認罪,取證過程是否合法,有沒有刑訊逼供這類違法行為,檢察機關必須加強法律監督,作為重點的審查內容。同樣,檢察機關起訴到法院的案件,法院在法庭上仍然是要向被告人告知訴訟權利,明確其認罪認罰的法律后果,同時重點審查其認罪的自愿性和認罪過程的合法性。如果在偵查過程中通過刑訊逼供等手段造成認罪的,一是要糾正違法行為,同時認罪的供述不能作為認定犯罪的證據使用。
五、 如何保障被害人權益?
沈亮表示,辦理認罪認罰案件在保護被告人合法權益的同時,也要保護好刑事被害人的合法權益。試點方案強調刑事被害人的有效參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辦理認罪認罰案件,應當聽取被害人及其代理人的意見,并將被告人與被害人是否達成諒解協議作為量刑的重要考量因素,要敦促刑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向被害人賠禮道歉,退贓退賠,賠償損失,保障被害人盡早獲得損害賠償和心理安撫,有效地減輕訴累,及時化解矛盾,修復社會關系。
綜上所述,檢察院認罪認罰從寬是沒有適用范圍的。當然在人道主義方面來說,認罪認罰的想法是自我認知的正向體現,說明我國的法律法規是受到尊重和服從的。在社會的發展進程中,需要更多有法律意識的人存在,才能構成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大進步。
在我國嫌疑人拒不認罪如何訊問
在我國關于拒不認罪是什么意思
盜竊拒不認罪的認定后果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貨品快遞運輸破損運費誰承擔
2020-11-20交警行政復議有用嗎
2021-01-06勞動糾紛需多長時間處理完
2021-01-17勞動關系解除后單位須在15日內辦理檔案轉移
2021-03-15如何通過公司章程限制股權轉讓
2021-01-19交通運輸工具是否可以質押
2020-12-09重點交通違法行為包括了哪幾條
2020-12-26監外執行有哪些適用條件,監外執行如何實施
2020-12-13沒領結婚證的婚姻關系如何了斷
2021-02-22被騙婚需要哪些證據
2021-01-29商業險一般幾年可以終止合同
2021-02-01合同中隱藏小字算是欺騙嗎
2021-03-03雇傭關系適用侵權法嗎
2021-01-22學生在校外發生事故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8入職體檢屬不屬于個人隱私
2020-12-28公司是否要與股東簽訂勞動合同
2020-12-25被派遣的員工與用工單位的人算是同工同酬嗎
2021-02-03了解人壽保險的訴訟時效和免責事由
2021-02-13什么是老賴
2021-01-09推薦最佳車險方案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