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中國,對于一審案件審理的結果有異議的話,那么是可以提出上訴的,照樣會進行二審,對于刑事案件來說,在二審的過程當中,如果被告認罪的話,那么也存在著從寬處理的情節,很多人想知道二審認罪案件具體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一、二審認罪案件具體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為確保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工作依法有序開展,根據刑法、刑事訴訟法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在部分地區開展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工作的決定》,結合司法工作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一條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對指控的犯罪事實沒有異議,同意量刑建議,簽署具結書的,可以依法從寬處理。
第二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
(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尚未完全喪失辯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
(二)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辯護人對未成年人認罪認罰有異議的;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行為不構成犯罪的;
(四)其他不宜適用的情形。
第三條 辦理認罪認罰案件,應當遵循刑法、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享有的辯護權和其他訴訟權利,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強化監督制約,確保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有罪的人受到公正懲罰,確保司法公正。
第四條 辦理認罪認罰案件,應當堅持下列原則:
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充分考慮犯罪的社會危害性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危險性,結合認罪認罰的具體情況,確定是否從寬以及從寬幅度,做到該寬則寬,當嚴則嚴,寬嚴相濟,確保辦案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堅持罪責刑相適應,根據犯罪的事實、性質、情節、后果,依照法律規定提出量刑建議,準確裁量刑罰,確保刑罰的輕重與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應當承擔的刑事責任相適應。
堅持證據裁判,依照法律規定收集、固定、審查和認定證據。
第五條 辦理認罪認罰案件,應當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獲得有效法律幫助,確保其了解認罪認罰的性質和法律后果,自愿認罪認罰。
法律援助機構可以根據人民法院、看守所實際工作需要,通過設立法律援助工作站派駐值班律師、及時安排值班律師等形式提供法律幫助。人民法院、看守所應當為值班律師開展工作提供便利工作場所和必要辦公設施,簡化會見程序,保障值班律師依法履行職責。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認罪認罰,沒有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通知值班律師為其提供法律咨詢、程序選擇、申請變更強制措施等法律幫助。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申請法律援助的權利。符合應當通知辯護條件的,依法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第六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認罪認罰作為其是否具有社會危害性的重要考慮因素,對于沒有社會危險性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取保候審、監視居住。
第七條 辦理認罪認罰案件,應當聽取被害人及其代理人意見,并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與被害人達成和解協議或者賠償被害人損失,取得被害人諒解,作為量刑的重要考慮因素。
第八條 在偵查過程中,偵查機關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享有的訴訟權利和認罪認罰可能導致的法律后果,聽取犯罪嫌疑人及其辯護人或者值班律師的意見,犯罪嫌疑人自愿認罪認罰的,記錄在案并附卷。
犯罪嫌疑人向看守所工作人員或辯護人、值班律師表示愿意認罪認罰的,有關人員應當及時書面告知辦案單位。
對擬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偵查機關應當在起訴意見中寫明犯罪嫌疑人自愿認罪認罰情況。
第九條 犯罪嫌疑人自愿如實供述涉嫌犯罪的事實,有重大立功或者案件涉及國家重大利益,需要撤銷案件的,辦理案件的公安機關應當層報公安部,由公安部提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批準。
第十條 在審查起訴過程中,人民檢察院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享有的訴訟權利和認罪認罰可能導致的法律后果,就下列事項聽取犯罪嫌疑人及其辯護人或者值班律師的意見,記錄在案并附卷:
(一)指控的罪名及適用的法律條款;
(二)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等從寬處罰的建議;
(三)認罪認罰后案件審查適用的程序;
(四)其他需要聽取意見的情形。
犯罪嫌疑人自愿認罪,同意量刑建議和程序適用的,應當在辯護人或者值班律師在場的情況下簽署具結書。
二、其他法律規定
第十一條 人民檢察院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的,應當在起訴書中寫明被告人認罪認罰情況,提出量刑建議,并同時移送被告人的認罪認罰具結書等材料。
量刑建議一般應當包括主刑、附加刑,并明確刑罰執行方式??梢蕴岢鱿鄬γ鞔_的量刑幅度,也可以根據案件具體情況,提出確定刑期的量刑建議。建議判處財產刑的,一般應當提出確定的數額。
第十二條 對適用速裁程序的案件,人民檢察院一般應當在受理后十日內作出是否提起公訴的決定;對可能判處的有期徒刑超過一年的,可以延長至十五日。
第十三條 犯罪嫌疑人自愿如實供述涉嫌犯罪的事實,有重大立功或者案件涉及國家重大利益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批準,人民檢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訴決定,也可以對涉嫌數罪中的一項或者多項提起公訴。
具有法律規定不起訴情形的,依照法律規定辦理。
二審認罪指的是被告人在二審的過程當中承認自己的罪行,并且如實供述相應的犯罪行為,這種情況下也是可以從寬處理的,當然有一些特殊的情況下,即使認罪了,也不能夠適用從寬處理的原則。
在我國關于拒不認罪是什么意思
在我國嫌疑人拒不認罪如何訊問
盜竊拒不認罪的認定后果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事實婚姻的認定標準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25違章最遲什么時候處理
2020-12-23票據貼現與票據承兌的區別
2020-12-03執行異議司法解釋
2021-01-13女職工哺乳期能變更勞動合同嗎
2021-02-25央行出新規,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臺轉賬支付業務受限
2021-01-15通過恐嚇業主承攬工程行為人是否構成犯罪
2021-03-16房產中介費支付可能引起的糾紛有哪些
2021-03-14觀察期間有工資嗎
2021-01-05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2020-11-18雇人代班15天被除名
2021-02-20免責條款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22保險合同怎樣生效?
2020-12-13旅游意外險哪些情況不賠償
2020-12-05沒資格證開車保險陪嗎
2020-12-03什么情況下汽車淹水可以理賠
2020-11-24養老保險待遇領取人員死亡后什么起停止支付
2021-03-12集體土地承包程序有哪些
2021-01-08如何進行國有土地出讓,國有土地轉讓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16拆遷補償協議誰有權查閱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