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多的微博轉發量名譽權受到侵害怎么處理?
太多的微博轉發量導致名譽權受到侵害可以誹謗罪提出訴訟請求,依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500次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246條第1款規定的“情節嚴重”,可構成誹謗罪。
二、侵害名譽權立案標準是什么?
1、行為人客觀上存在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并為第三人知悉。侵權人實施了侮辱、誹謗等行為。所謂侮辱是指以語言或行為公然損害他人人格,毀壞他人名譽的行為。侮辱既可以以口頭方式進行,也可以以行為方式進行。其表現形式是將現有的缺陷或其他有損于人的社會評價的事實擴散、傳播出去,以詆毀他人的名譽,讓其蒙受恥辱,可以稱之為“以事生非”。
2、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從法理上講,對于公眾人物提起的名譽侵權之訴,在主觀過錯方面的考察,應當以行為人是否具有實際惡意為標準,沒有實際惡意的行為,即使確實損害了公眾人物的名譽,也不應認定為侵權。這種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為會造成他人名譽的損害,仍然積極追求這種結果的發生。情節嚴重的,將會構成侮辱罪或誹謗罪。過失是指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造成他人名譽的損害,但由于疏忽大意或過于自信等而使損害后果發生。比如醫院未經患者同意,無意中公布了患者患有淋病、梅毒、麻風病或艾滋病等病情信息,使患者名譽受到損害。無論故意或過失,只要侵權人在主觀上有過錯,并在客觀上造成他人的社會評價降低,即屬于侵犯了他人的名譽權。
3、被侵害的對象應當是特定的人。所謂特定的人是指某個具體的自然人或法人。如果沒有特定的人,則在法律上就不存在所謂的受害人了。但是,如果某些文學作品在描寫中對特定的人進行了侮辱或誹謗,雖然使用的是代號或假名,但讀者一看便可知曉其所指的對象是誰,這顯然不能因其使用代號或假名而否定作者侵權。因此,如果所指定的對象是特定環境、特定條件下的具體人,即使沒有指名道姓,同樣可以構成對他人名譽權的侵害。
4、在后果上,侵權人的行為對受害人的名譽造成了較嚴重的損害,使受害人感覺到一種不公正的社會壓力或心理負擔,精神上受到折磨,心理上遭受創傷。必須強調的是,這種不公正的社會壓力、心理負擔或精神上受到的折磨必須是客觀實在的東西,而不是受害人主觀上的一種感受。也就是說,某人的名譽僅僅指公眾對其的社會評價,而不是該人對其內在價值的自我評價。因此,行為人的某些行為如果沒有造成受害人的社會評價降低,則不構成對名譽權的侵害。
網絡信息時代,生活學習大多來源于網上,但也有不少人會利用網路來傳播不是的謠言,若是他人傳播的不實信息導致他人的名譽受到損害,受到侵害的主體,是可以在書寫訴狀之后,立即的向當地的人民法院控告其誹謗的。
對侵害他人名譽權的行為如何認定
侵害名譽權打官司需要繳納多少訴訟費
侵犯名譽權精神賠償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家暴離婚需要的證據有哪些
2021-01-15交通事故糾紛
2021-01-11行政處罰不交多久被強制執行
2020-12-13反訴是否需要舉證期限
2021-02-13集體房產證的房子能過戶到兒子名下嗎
2021-02-04勞動仲裁單位什么情況下讓和解撤訴
2020-12-24精神病人縱火保險公司需要賠付嗎
2021-03-04家庭財產保險險種
2021-03-14清包工地上出了事怎樣理賠
2021-01-17交通事故中對方摩托車沒有手續保險公司會賠對方車輛損失嗎
2021-01-03如何申請大額保險金
2021-01-20土地轉讓合同書一
2021-03-12土地轉讓合同
2020-12-12如何加強土地流轉的管理
2020-12-29承包的魚塘遇征收,承租人可以獲得補償嗎
2020-12-17樓房拆遷補償多長時間能拿到
2020-12-30如何在評估程序中提高拆遷補償
2021-02-06拆遷補償要錢還是要房
2021-01-29政府對拆遷項目有哪些補助
2021-03-19農村拆遷安置房與經濟適用房的區別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