誣陷罪其實對應的應該是《刑法》當中規定的誣告陷害罪。一般對于他人誣告陷害的行為,需要同時符合了法律規定的立案標準之后,那么才會被認定構成誣陷罪。那我國法律中關于誣陷罪立案標準是如何規定的呢?要是你不清楚的話,可以跟隨小編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一、誣告陷害罪如何認定?
(一)本罪與誹謗罪的界限
1、客體要件不同:前者侵犯的是公民的人身權利;后者侵犯的是公民的名譽。
2、主觀方面不同:前者的目的是使他人受刑事追究;后者的目的是破壞他人名譽。
3、客觀行為不同:前者是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實,通常向國家機關或有關單位告發;后者是捏造有損他人名譽的事實,散布于第三者或更多的人,但不向國家機關或有關單位告發。如果行為人雖然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實,但并不告發,而是私下散布,旨在損害他人名譽,就構成誹謗罪。
(二)本罪與報復陷害罪界限
1、客體要件不同:前者侵犯的是公民的人身權利;后者侵犯的是公民的民主權利。
2、對象不同:前者的對象是一切公民;后者的對象是控告人、申訴人、批評人與舉報人。
3、主體不同:前者是一般主體;后者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4、行為表現不同:前者表現為捏造犯罪事實,作虛假告發;后者表現為濫用職權、假公濟私,進行報復陷害。
5、目的不同:前者是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后者是一般報復的目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為了報復陷害控告人、申訴人、批評人,利用職權、捏造犯罪事實,并向有關機關告發的,完全符合誣告陷害罪的特征,應定誣告陷害罪,不定報復陷害罪。
二、誣陷罪立案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按照有關規定,行為人涉嫌誣告陷害,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一)捏造的犯罪事實情節嚴重的;
(二)誣告陷害的手段惡劣的;
(三)嚴重影響了司法機關的正常工作的;
(四)有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從上文所述的來看,并結合誣告陷害罪的性質定義,要構成誣告陷害罪必須要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如果情節顯著輕微,并且沒有造成嚴重后果的話,就應當不認為是犯罪,也不應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而是將其視作一般的違法行為,根據具體情節和后果對其給予行政處罰、紀律處分或者批評教育等。因此。
精神病人犯罪的處理方法是怎樣的
對共同犯罪人如何處罰,是怎樣的
犯罪嫌疑人刑事拘留能保釋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離婚訴訟管轄權怎么確定
2020-11-20船舶租賃合同怎么寫
2021-03-21拆遷安置房的贈與協議有效嗎
2021-01-24在國外結婚可以在中國領結婚證嗎
2021-01-27什么情況不用贍養父親
2021-02-11軍人提出離婚的管轄范圍是怎樣規定的
2021-01-05沒收手機算犯罪嗎
2021-01-04家里失火國家有賠償嗎
2021-02-21接管期限延期是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決定嗎
2020-11-22口頭合同觸犯合同詐騙罪是否合法
2020-12-16房產繼承糾紛的解決方法有什么
2021-02-12離婚房產確權訴訟需要被告到場嗎
2021-03-22未經協商單方變更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1-02競業限制期間可否申請專利
2020-12-30摔倒身亡算是意外嗎
2021-03-18保險合同可以采取哪些形式
2021-03-17保險合同的成立意味著什么
2021-03-19人身保險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2-01試論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
2020-12-07《保險法》施行前保險合同發生糾紛適用當時法律規定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