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行賄行為一直存在,自新中國建立以來一直在打擊貪腐,但是屢禁不止。近幾年我國的打擊力度再次加大,很多貪腐官員都被查處,可以說是史上最為嚴格整治,也可以看出很明顯的效果,對于行賄在法規中有規定,那行賄違法所得概念是什么?下面就詳細介紹。
一、行賄違法所得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一)行賄違法所得的概念“違法所得”這一法律術語,在民法、經濟法、行政法等法律中使用非常廣泛,在刑法中也屢見不鮮。在刑法中,“違法所得”不僅見于刑法條文本身,也常見于司法機關出臺的刑事司法解釋。通說認為,廣義上的“違法所得”是指行為人通過違法犯罪活動所獲取的一切財物,包含了我們通常所稱的贓款贓物;狹義上的“違法所得”是指除贓款贓物以外的其他違法犯罪行為所獲取的財物。在刑事追繳領域,準確理解“違法所得”的內涵與外延,需要嚴格區分“違法所得”與涉案款物、贓款贓物、犯罪數額、違法增值等相近概念之間的關系,防止理解上的誤差和適用上的混用。筆者認為,“行賄違法所得”是指行賄人(包括單位)以謀取不正當利益為目的而實施的行賄行為并最終獲取到的具有經濟價值的可度量的物質性利益。對于因為行賄行為而獲取的非物質性利益,如職務晉升、崗位調動等,因不可度量,故不在刑事追繳考慮范疇內,當然可以采用如黨紀處分、行政問責等其他手段予以追究。
(二)行賄違法所得的法律特征
1、行賄違法所得來源具有非法性
行賄違法所得來源的非法性可以通過行賄犯罪的行為模式進行分析,即行為人以謀取不正當利益為目的,拿出自身財物等賄賂給予公職人員,公職人員利用職務便利違法滿足行賄人的利益請托事項(或給予進入機會,或提供便利和幫助,或幫助打擊、排擠競爭對手等),行賄人通過利用受賄人違法提供的職務便利進行生產經營、謀取經濟利益。
2、行賄違法所得表現形式復雜多樣
行賄犯罪所追求的違法所得形式表現出復雜多樣化:從通過經營活動謀取不正當利益,發展到走私、制假、騙稅、騙匯等非法活動,牟取暴利;從追求經濟利益擴大到買官賣官追逐權力;從單純獲取經濟利益發展到為了逃避刑事追究、行政處罰而向司法人員、行政執法人員行賄以及拉選票進行賄選活動等。金錢、貨物、無形動產、財產、有價值之物,任何購置財產的優先權、好處、優惠待遇或報酬等均可成為行賄利益(行賄違法所得)。
3、行賄違法所得具有可度量的經濟價值
行賄行為大量存在于市場經濟活動中,而市場參與主體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為根本目的,因此,無論行賄人在實施行賄行為時將謀取不正當利益的目的隱藏得多深,其最終無一例外地都是要追求自身經濟利益的最大化,這種經濟利益必然是一種可度量的經濟價值,并且只有在這種預期的收益遠遠大于所給予公職人員的賄賂的經濟價值時,行賄人才會著手實施行賄行為。
4、行賄違法所得與公權力的裁量范圍有對應關系
行賄行為的實質是用賄賂與公權力作交換,公職人員取得賄賂,行賄人謀取不正當利益,行賄人最終是否能夠謀取到不正當利益、能夠謀取到多少不正當利益并進而轉化為行賄違法所得與公職人員手中公權力的裁量范圍有著對應關系,公權力的裁量范圍越大,行賄違法所得才可能會越多。
二、行賄違法所得認定與追繳的現實困境
(一)行賄違法所得認定與追繳的概念和權力歸屬
我國《刑法》第六十四條規定:犯罪分子違法所得的一切財物,應當予以追繳或責令退賠。從司法實踐看,追繳是違法所得的常態處理方式,但無認定則無追繳,可以說,認定是追繳的基礎和前提,追繳是認定的確認和繼續。行賄違法所得認定是指將由行賄人掌握的財物等經濟利益按照一定的原則、規則和標準確認為違法所得的過程。行賄違法所得追繳是在認定基礎上的后續訴訟行為,是將行賄違法所得依法追回、上繳國庫的過程。
(二)當前行賄違法所得認定與追繳的現實困境
1、行賄違法所得認定與追繳的法律依據不明確
從現有法律規范體系來看,無論是作為刑事基本法律的《刑法》、《刑事訴訟法》,還是作為具體適用規則的相關司法解釋或工作規定,對于違法所得的認定與追繳均是采取的抽象和原則性的規定。新刑訴法雖然專節規定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違法所得的沒收程序”,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在通緝一年后不能到案,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貪污賄賂犯罪,檢察機關可以提出沒收違法所得的申請,但該規定一則適用范圍有限,二則其作為獨立于刑事定罪程序之外的資產沒收機制,與本文所探討的追繳有異。法律依據的不明確既導致實務部門的無所適從,也導致司法實踐的亂象叢生。
2、行賄違法所得認定工作不規范、不科學
正是因為法律依據過于原則、抽象,導致各地司法部門在進行行賄違法所得的認定時極不統一、規范,具體表現在:同類案件不同處理,即有的行賄案件中認定了行賄違法所得,但同類甚至是同一區域的檢察機關經辦的行賄案件卻沒有認定或認定的違法所得相差甚遠,太過隨意;違法所得的認定未經嚴密的訴訟程序,靠經辦機關與犯罪嫌疑人“談數”,甚至存在與嫌疑人家屬方面單獨協商違法所得數額的情況;違法所得的計算方式不科學,標準不統一,所確定的違法所得數額往往遠遠小于行賄人真正的行賄違法所得數額;認定違法所得的證據缺乏,有的直接是口頭協商、告知,有的以詢問或者訊問筆錄將確定違法所得的內容簡單予以固定,以檢察機關開出的扣押決定書、扣押物品清單以及暫扣款財務收據為證,沒有其他相關證明計算方式、款項來源、構成的財務憑證等證據。
3、行賄違法所得追繳工作機制不健全作為行為違法所得后續程序的追繳工作與檢察機關操作較為成熟的追贓工作并未進行區分,追繳工作沒有形成明確而系統的操作制度體系,程序啟動上顯得隨意,以辦案單位領導意思為主;追繳實施過程中,與行賄人及其家屬方面持續溝通不足,解釋不充分,具有較強的功利性目的;行賄違法所得追繳的證據價值不被重視,簡單將是否退足違法所得作為家屬方面是否配合案件調查工作以及行賄人能否進行變更強制措施的考量因素,而忽視了應調取的相應證明違法所得與行賄行為關系等相關證據;行賄違法所得追繳的程度依賴于行賄人及其家屬方面的配合程度,辦案機關依職權進行證實違法所得及主動追繳的少。
自古以來貪污腐敗一直存在,人們對于貪腐的官員領導深惡痛絕,因為貪腐會直接影響到人民的利益,整治貪腐就是在保障我國社會的平穩發展,也是在維護人民的利益不受到損失。
個人行賄罪的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單位行賄罪的立案標準是怎樣的
最新單位行賄罪司法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能取出公司里的錢嗎
2021-02-18資產評估公司成立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17上海交通隊違章處理排隊多久
2020-11-09監外執行的條件是什么
2020-11-29孤兒院領養一般幾歲
2021-02-03離婚扶養義務有沒有強制性
2020-12-23環境污染造成損害該如何承擔責任
2021-01-22房產抵押給私人還能做二押嗎
2021-01-05房產證抵押會不會過戶
2021-01-11輕資產公司倒閉員工怎么賠償
2020-12-23培訓機構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1-22離職工傷員工的后續治療費誰付
2021-03-22什么是勞動爭議仲裁管轄
2020-11-25人壽保險離婚時要分割嗎
2020-12-08建筑工程質量保險合同中權利轉讓的問題有哪些
2021-03-22財產保險合同履行地如何確定
2021-03-13免責條款不成立保險公司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2-11投保人解除合同需要經被保險人同意是否合法
2021-01-07人壽保險受益人包含有哪些
2021-01-08固定資產保險費如何計算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