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刑事犯罪當中,就犯罪形態來見可以有多種情況,包括犯罪預備、犯罪中止、犯罪未遂以及犯罪既遂,而其中在犯罪既遂的情況下是嚴格按照《刑法》中的規定來追究刑事責任的。不過很多人對犯罪預備與犯罪未遂區分不清楚,下面律霸小編就來告訴大家犯罪預備與犯罪未遂的區別是什么吧。
一、犯罪預備與犯罪未遂的區別是什么
1、概念不同:犯罪預備是指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而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2、處罰不同: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犯罪預備是著手實施前的階段,而犯罪未遂則是已經著手實施,但是因為其他外界原因沒得逞,比如想盜竊因為有人巡邏沒偷成,比如想搶劫因為遭到反抗沒搶到錢,但是行為實施時已經構成犯罪,只是沒有得到財物而已。但如果為盜竊去購買鉗子等作案工具,為搶劫去購買槍支、刀具或踩點等顯然是在為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屬于犯罪預備。
二、犯罪預備的處罰原則是什么
犯罪預備行為是為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犯罪預備形態則是犯罪行為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留在預備階段的停止形態。我國刑法理論一般認為,行為符合犯罪構成是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的根據,犯罪預備行為也有其犯罪構成,它是一種具備修正的構成要件的犯罪未完成形態。這是追究犯罪預備行為的刑事責任的法理根據。犯罪預備行為雖然尚未直接侵害犯罪客體,但已經使犯罪客體面臨即將實現的現實危險,因而同樣具有社會危害性。因此,犯罪預備行為同樣具有可罰性。我國刑法第22條第2款認可了這一學說,規定對于預備犯應當追究刑事責任。同時考慮到犯罪預備行為畢竟尚未著手實行犯罪,還沒有實際造成社會危害,刑法又規定,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其實犯罪預備與犯罪未遂出現在不同的環節當中,一般在尚未著手之前可能出現犯罪預備,但一旦著手實施了犯罪,此時就有可能出現犯罪未遂。
刑法中犯罪預備屬于犯罪嗎
哪些行為屬于犯罪預備
犯罪預備量刑處罰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p2p非法集資判刑對職位有影響嗎
2021-01-31信用卡逾期被起訴流程
2021-01-09民事糾紛房產拍賣償還順序
2020-12-30申請撤銷脅迫婚姻怎么進行
2020-11-13父母可以向斷絕關系的子女要贍養費嗎
2021-01-23在轉繼承糾紛中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1-03-20放棄房屋所有權如何辦理
2020-12-19可變更合同的前提有什么
2021-01-01不可抗力給退款合同有效嗎
2021-02-27顧客在商場購物時摔傷怎么辦,誰負責
2020-12-23使用權房可以轉讓嗎
2020-12-08住房公積金賬戶能否執行
2021-01-18消費者自愿購買過期食品造成損害可以索賠嗎
2020-12-02《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實施后人民法院受理 審理勞動爭議案件新
2020-11-19壽險的投保額怎么計算,購買壽險時又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1-03-18車險理賠必備常識
2021-02-28保險公司承擔給付責任的交通事故賠償案件
2020-11-30對內資保險公司誠信問題的深層思考
2021-03-09失業保險基金額用途有哪些
2021-03-20怎么確定交通保險理賠金額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