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來說,子女的監護人一般就是自己的親生父母,但是也有例外的其他情況,比如父母不在,或者有精神問題等狀況導致父母不能成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此時就需要區別進行對待,我國對此進行了詳盡的規定。那么,小孩子的監護人是幾個人?
小孩的監護人有幾個?
如果父母健在,那么監護人就是父母,這是規定的。如果父母不在或者精神有問題,那么孩子的監護人是:
第十六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法定監護人的義務
監護人員負有保護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義務。在實施義務教育中,初中生的父母或其他監護人,主要應承擔如下義務和責任:
1、必須按時送適齡的子女或其他被監護人人學;
2、必須保證適齡的子女或其他被監護人接受完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不得讓他們中途停學;
3、應按規定,交納政府規定的義務教育雜費;(生活確實困難,無力支付雜費的家庭可向就讀學校提出申請減免)。
4、必須創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配合學校教育好子女或其他被監護人,使孩子能健康成長。
根據《義務教育法》第十五條規定,對于那些未經批準,拒送子女或被監護人人學,以及讓正在小學、初中就學的子女或被監護人中斷學業的家長,當地人民政府應當分別情況,給予批評教育,罰款或其他行政處分,開采取有效措施,責令他們送子女或被監護人人學。
以上就是我國法律法規當中,關于未成年人監護人的相關規定。根據以上的內容來看,一般情況下來說,小孩子的監護人就是父母,也就是兩個人,如果父母都出現了意外情況,那么就按照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及兄長姐姐等法定順序進行順延。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指定監護人證明格式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責交通事故保全期限
2021-03-01行政處罰公示期多久
2021-01-24工傷的索賠計算
2021-03-25兩高聯合出臺危險駕駛罪司法解釋
2021-02-08勞動關系轉移通知書
2020-11-09商業銀行可以自行確定存款利率嗎
2021-03-05房產他項之后還能債權轉讓嗎
2021-03-19工傷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嗎
2021-01-26停工留薪滿后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2工傷賠償與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1用人單位社保欠繳可以勞動調解嗎
2020-12-03勞動爭議處理機關是如何處理因養老保險而引起的勞動糾紛
2020-12-07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亟待完善的幾個問題(三)
2021-03-08三者險理賠以修理為前提嗎
2021-01-11保險理賠程序常識
2021-02-11保險理賠的車輛報廢標準是什么
2021-03-01死亡保險中被保險人自殺會有怎樣的法律后果
2020-12-08保險代位追償權如何轉移
2020-11-27保險中的多買與少買的含義
2021-02-03注意車險理賠四大誤區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