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共同犯罪當中需要根據各個犯罪人所起的作用對身份作出一個劃分,其中就分為了主犯、從犯、脅從犯以及教唆犯。如果可以被認定為脅從犯的話,那受到的的處罰就是相對比較輕的,不過法律中規定究竟什么是脅從犯呢?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什么是脅從犯
按照《刑法》第28條的規定,脅從犯,是指被脅迫參加犯罪的人。具體來說,脅從犯具有以下特征:
1、客觀上實施了犯罪行為。
2、在主觀上明知自己實施的行為是犯罪行為,在可以選擇不實施犯罪的情況下,雖不愿意但仍實施了犯罪行為。如果行為人被欺騙不知道自己實施的是犯罪行為,或者雖然知道自己實施的行為是犯罪行為,但是其喪失了選擇不實施犯罪的意志自由,因為不具備共同犯罪故意而不構成共同犯罪。
3、行為人是因為受他人脅迫而參加犯罪的。脅迫是指以對行為人或其親友以殺害、傷害、揭發隱私、損壞財物等相威脅,對行為人施加精神強制,強迫其參加犯罪。不過應注意區分受脅迫實施犯罪與緊急避險的區別。區分二者的關鍵在于看被迫損害的利益是否小于所保護的利益。如,他人以殺害相威脅,行為人在迫不得已的情況實施了盜竊行為。在實踐中,還應注意脅從犯向主犯的轉化,即第一次被脅從參加犯罪的人,在其后的共同犯罪中自愿參與犯罪,且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對這種共同犯罪人應認定為主犯。
二、脅從犯應該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按照刑法第28條的規定,對于脅從犯,應當按照他的犯罪情節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在脅從犯刑事責任原則的具體適用中應注意以下兩點:
(1)我國刑法對脅從犯采取必減主義。即對脅從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而不是“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2)對脅從犯予以減輕處罰,還是免除處罰,應按照其犯罪情節具體確定。犯罪包括被脅迫的程度、對危害結果的作用大小、罪后表現等因素,應具體認定。
實踐中,對脅從犯作出認定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畢竟此時承擔的法律責任會比較輕,因此不少被告人在訴訟過程中也會盡力的讓自己被認定為脅從犯。當然了,此時也要提供相應的證據,才能認定構成脅從犯。若需要幫助的話,可以聘請我們律霸網站的專業律師來提供法律幫助。
一般刑事犯罪記錄是什么,能夠撤銷嗎?
共同犯罪的分類有幾種,共同犯罪有哪些分類
共同犯罪中主犯刑事責任如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非法行醫罪要判刑幾年呢
2021-02-16公司分立資產變動是否交稅
2020-12-10借款擔保書是否有效
2021-03-05民間借貸的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2021-01-02二手房中介買賣糾紛有哪些
2020-12-10建筑工程的概念是什么
2021-03-10北京無犯罪記錄證明怎么開
2020-12-03如何認定勞動關系?
2020-12-02試用期申請離職公司不放人怎么辦
2021-02-28單位給員工調崗應該怎么做
2021-01-23精神病人意外死亡保險公司賠付多少
2020-12-12團體意外險和雇主責任險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08飛機延誤酒店怎么處理,飛機延誤無法按時入住酒店怎么辦
2021-01-16該案中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1-10被保險人年齡不真實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0-11-30財產保險合同履行的原則有哪些
2021-01-27保險理賠需要幾天
2020-12-26保險費的實質是什么
2021-02-18土地轉讓合同如何寫
2021-01-12怎么判斷是不是商業拆遷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