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許多人并沒有聽說過對國際公共組織官員行賄罪,但行賄的定義相信大家都是了解的。對國際公共組織官員行賄罪的性質與行賄罪的性質是相同的,都是個人或組織給予擁有職權的官員一定財物以換取某些利益回報的行為。那對國際公共組織官員行賄罪規定的量刑標準是怎樣的?一起通過以下文章來了解一下吧。
一、對國際公共組織官員行賄罪規定的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對外國公職人員、國際公共組織官員行賄罪,是指為謀取不正當商業利益,給予外國公職人員或者國際公共組織官員以財物的行為。這是刑法修正案八的新增罪名,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二、國際公共組織官員行賄罪如何認定?
根據《刑法修正案(八)》第二十九條的規定,為謀取不正當商業利益,給予外國公職人員或者國際公共組織官員以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自此,我國刑法商業賄賂犯罪體系中又增加了一個全新的犯罪對外國公職人員或者國際公共組織官員行賄罪。在本罪的刑事司法實踐中,首先應解決的問題便是如何認定外國公職人員與國際公共組織官員。
1、外國公職人員、國際公共組織官員司法認定的基礎定位
《聯合國反腐敗公約》(下稱《公約》)中對外國公職人員、國際公共組織官員等術語進行了解釋。根據《公約》的規定,外國公職人員系指外國無論是經任命還是經選舉而擔任立法、行政、行政管理或者司法職務的任何人員;以及為外國,包括為公共機構或者公營企業行使公共職能的任何人員;國際公共組織官員系指國際公務員或者經此種組織授權代表該組織行事的任何人員。有關海外商業賄賂案件刑事司法過程中,可以參考《公約》的相關術語解釋。
然而,上述規定中的“公共機構”、“公營企業”、“公共職能”、“國際公務員”等均沒有直接對應的國內法規范判斷依據,我國司法機關必須作出細化分析,使外國公職人員、國際公共組織官員的解釋規則在實務中具有可操作性。所以,外國公職人員、國際公共組織官員刑法解釋的基礎定位應當是:參考《公約》術語規定,結合我國刑法原理與司法實踐,根據海外商業賄賂犯罪的特點,對外國公職人員、國際公共組織官員進行準確認定。
2、外國公職人員的認定
判斷外國公職人員的身份性質,不能受傳統職務犯罪司法實踐中國家工作人員的形式要件約束,應重點從相關雇員隸屬的公共機構以及其具體實施的職能是否具有公務屬性的實質角度進行司法判斷。
立法、行政、司法機構屬于公共機構,只要其隸屬人員實施的行為屬于行使公共職能,就應認定為外國公職人員。
公營企業中的外國公職人員更難認定。這主要是由兩方面的因素決定:
(1)公營企業定性困難。在世界各國的公司治理實踐中,國家資本出資設立的企業包括國有資本全資擁有、控股、參股、不直接持股但實際控制等多種形式,究竟何種國家資本出資企業的形式屬于公營企業,各國的司法實踐均存在疑問。
(2)公共職能辨識困難。企業本質上是市場中的平等經營主體,究竟何種經營行為能夠認定為公共職能屬性,同樣存在疑問。對此,筆者認為,公營企業中外國公職人員的認定應當采取限制性解釋,即公營企業是指外國國家資本全資擁有的企業,其中的外國公職人員應當限定為履行公營企業管理職能的雇員。
3、國際公共組織官員的認定
國際公共組織是具有國際性公共事務管理行為特征的組織,是依據其締結的條約或其他正式法律文件建立的有一定規章制度的常設性機構。是否提供國際性公共產品與公共服務是國際公共組織的根本屬性,政府與非政府國際組織的形式劃分并不影響國際公共組織的性質認定。因此,在對外國公職人員、國際公共組織官員行賄罪中,國際公共組織包括政府組織與非政府組織。
《公約》將國際公共組織官員歸納為國際公務員與經國際組織授權行事者兩種類型,這對實務中認定國際公共組織官員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國際公務員是指在聯合國及其他國際組織中工作、從事各類國際性公共事務的人員,其職務高低、合同年限等均不影響國際公務員的身份性質。經國際組織授權行事者不是國際組織的工作人員,但由于國際組織授權其代表國際組織提供公共產品或服務,在法律認定上應視為國際組織官員。
但如果行賄所涉及到的金額巨大的,當事人會被加重處罰,一般會被處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刑期。國際公共組織是指一些代表中國與國際上其他打交道的組織,這些組織無論是政府組織還是非政府組織,只要向這些組織中的官員實施了行賄行為的,即構成本罪。
被索賄是否構成單位行賄罪,單位行賄罪如何定罪
行賄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關于行賄罪的最新司法解釋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借款合同無效后保證人能否免責
2021-01-31國有土地是否可以協議出讓
2020-12-06流產期間能辭退嗎
2021-03-02交通事故鑒定費是不是保險公司出的
2021-01-23小企業應付票據的核算
2020-12-27新三板掛牌所需主要文件
2021-03-06拿房產證幫別人擔保有期限嗎
2020-11-15重組家庭繼子女有沒有代位繼承權
2021-03-25格式合同中的權利義務是否可以更改
2021-01-17兒童游泳館溺水責任在誰
2021-01-17如何防止二手房中介亂收費
2020-11-30勞務合同為什么不屬于勞動關系
2020-12-02雇傭關系工傷賠償
2021-01-15試用期想辭職不給辦離職手續怎么辦
2021-03-21壽險如何賠付
2021-02-09怎樣解決保險公司實際償付能力低于規定標準的問題
2021-03-14保險合同糾紛管轄權爭議上訴案
2021-01-19公司不交保險要交個人所得稅嗎
2021-03-25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的索賠方式有哪些?
2020-11-12意外險拒賠的幾種情況分別是什么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