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釁滋事罪和妨害公務是存在相同之處,在實踐中很多人對此容易混淆。而且了解兩個近似的罪名是有好處的,那么尋釁滋事罪與妨害公務的區別是什么?律霸小編在下文就為大家淺要的分析一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尋釁滋事罪與妨害公務的區別
在于妨害公務罪侵犯的客體是刑法規定的四類人員的公務活動。而尋釁滋事罪侵犯的客體是公共秩序。
從客觀方面看,前者主要表現為以暴力、威脅的方法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人大代表。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或故意阻礙國家安全機關、公安機關依法執行國家安全工作任務,雖未使用暴力、威脅方法,但造成嚴重后果的行為的。而后者主要表現為肆意挑釁,無事生非,起哄鬧事,進行騷擾的破壞行為。
而從主觀方面看,前者是具有妨害公務的故意,而后者的故意往往表現為多種。
二、尋釁滋事罪的認定
1、行為的方式和手段。行為的方式和手段對危害結果的大小具有決定性作用,對社會心理的傷害程度也有很大影響。因此在認定情節是否嚴重時,應該考察行為人是否使用了暴力、威脅等手段,是否采用了公開或者組織的方式等。
2、行為的直接危害結果和間接不良后果。直接危害結果是行為直接對社會造成損害。間接不良后果是指行為對社會造成的不良影響或間接引起的損害。行為人是否造成被害人自殺,是否引起公私財產重大損失,是否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等,是認定情節嚴重與否的重要因素。
3、行為的時間和地點。同一行為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實施,所造成的社會影響是不同的。白天在公共場所的滋事活動當然要比晚上在荒郊野外的危害性大。
4、行為人的一貫表現。行為人的一貫表現表明了行為人主觀惡性的大小,決定著行為人接受改造的難易程度。是否多次尋釁滋事、屢教不改,也是認定情節嚴重與否的一個重要方面。
三、妨害公務罪的認定
1、劃清妨害公務罪與人民群眾抵制國家工作人員違法亂紀行為的界限。極少數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執行公務過程中,假公濟私,濫用職權,違法亂紀,損害群眾的利益,引起公憤,群眾對之進行抵制、斗爭是應當支持、引導的。
2、劃清妨害公務罪與人民群眾因提出合理要求,或者對政策不理解或者態度生硬而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發生爭吵、圍攻頂撞、糾纏行為的界限。群眾圍攻、頂撞國家工作人員,通常是由于群眾對國家工作人員依法宣布的某項政策、決定、措施不理解,有意見,向國家工作人員提出質問,要求說明、解釋、答復、由于情緒偏激、態度不冷靜、方法不得當而形成的對國家工作人員的圍攻、頂撞行為。在圍攻、頂撞過程中,常伴有威脅性語言和類似暴力的推擦、拉扯行為,在客觀上妨害了公務。
尋釁滋事罪與妨害公務罪都存在危害公共安全,但是客觀方面存在些許不同,而且兩個罪名的犯罪對象也是不一樣的,所以,處理兩個罪名的案件的時候要注意區分。如果有疑問的,小編建議去律霸網站咨詢在線專業的律師。
尋釁滋事罪判刑是怎樣的
尋釁滋事罪被判緩刑可以嗎
沈陽尋釁滋事罪量刑標準最新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決定和股東會決議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25商標權需要攤銷嗎
2021-01-16銀行匯票的基本當事人有哪些
2020-11-09老年人有要求贍養人交付贍養費的權利嗎?
2020-11-18移送管轄案件能否不予受理
2020-12-17申請回避必須暫停審理嗎
2021-01-31交通事故訴訟的有效時限
2020-11-23購房合同糾紛訴訟時效只有兩年嗎
2021-01-13登記房屋產權手續是怎樣的
2020-12-20旅游意外保險的保障有什么
2021-01-29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是什么意思
2020-11-10汽車的平安保險快速理賠流程
2021-02-13司機涉嫌犯罪保險公司能否拒賠
2021-02-08學生平安保險不適用財產保險的“損失補償性原則
2020-12-05保險代理人該怎么應對保險糾紛
2021-02-20人身保險的特點
2020-12-13標準體
2021-01-09土地轉讓的手續需要什么
2021-03-05私人土地轉讓合同怎么寫
2020-11-30拆遷補償款屬于土地出讓金嗎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