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壽保險是以人的生命為保險對象,人的生存或死亡為給付保險金條件的保險,也稱“生命保險”或“壽險”。壽險可分為死亡保險,定期生存保險、兩全保險和年金保險。后兩種是較為普遍的險種。壽險具有長期性、儲蓄性等特點,很受社會歡迎。
意外傷害保險是以被保險人因遭意外傷害造成死亡或殘廢為給付保險金條件的保險。保險期限一般不超過一年。
醫療(健康)保險是以被保險人的身體為保險對象,當被保險人因疾病或意外傷害治療時,保險人給予承擔醫療費用的保險。有時作為人身意外險的附加險投保,有時單獨承保,保險期限一般為一年。
由于人身保險與財產保險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質,所以在投保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l)人身保險的保險標的的價值不能用貨幣反映。因為人身保險的標的是人的生命或身體,無論從科學角度還是從國際保險慣例,均不能以貨幣單位直接標定人的身體某一部位或生命的價值,因此人身保險采用定額保險方式,而不存在定值與不定值保險方式。人身保險中的保險金給付,事實上是一種約定給付,它不表明被保險人受傷、致殘的某一部位真實的價值,也不表明人的生命的真實價值。
(2)人身保險合同是給付性合同,不適用“補償原則”及派生的分攤原則和代位原則。人身保險中,由于保險標的的價值難以用貨幣單位衡量,不適用于“損害補償學說”,因而也不適用于“補償原則”及分攤原則和代位原則。因此人身保險的投保人可以投保多種、多份人身保險,可以從保險人和其他有關的關系人處得到多重補償,而保險人不得享有代位追償權。如在“航空人身意外傷害險”的賠付中,被保險人或受益人既可以從承運人(航空公司)處得到賠償,還可以從保險人處得到賠償。若買兩份“航空人身意外險”還可以獲得雙重補償。
(3)人身保險中保險法律關系主體呈多樣化。在財產保險中,投保人、被保險人往往是同一人,保險法律關系主體相對簡單。人身保險中,投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往往不是同一人,合同主體相對復雜。有可能是同一人,如投保人為自己利益投保,保險事件發生后致殘的情況;有可能是分屬兩人,如投保人為自己利益投保,保險事件發生后死亡的情況;還有可能分屬三人,如投保人為他人利益投保,本人又非受益人或法定繼承人的情況。不管怎樣,《保險法》規定投保人必須具有保險利益,第52條具體列明了投保人具有保險利益的對象的范圍,同時表明法人、自然人都可為投保人,但被保險人必須是自然人。
(4)人身保險有許多不同于財產保險的特殊條款,如:
①年齡誤告條款。根據《保險法》第53條規定,投保人申報的被保險人年齡不真實,并且其真實年齡不符合合同約定的年齡限制的,保險人可以解除合同,并在扣除手續費后,向投保人退還保險費,但為了限制保險人濫用由于年齡誤告解除合同的權利,《保險法》又規定,自合同成立之日起逾二年的除外。這一條款也稱“不可爭”或“不可抗辯條款”。該法條還相應規定了申-明年齡不真實影響保險費收繳的處理方法。
②交納保險費條款。投保人交納保險費是投保人的法定義務之一,在人身保險中尤甚,因為它是保險合同生效的前提條件。《保險法》第56、第57、第58、第59、第68條涉及的是人身保險的寬限期條款和中止、復效條款,分別規定了人身保險中投保人交納保險費的方式、因保險費產生的合同中止、復效、合同解除的退費處理以及保險人對保險費支付請求的限制等。
③對投保死亡人身保險有相當嚴格的限制。《保險法》對以死亡為保險金給付條件的保險合同的訂立、生效、轉讓或質押作了嚴格規定。第54條規定,投保人不得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投保死亡保險,保險人也不得承保;第55條又規定,死亡保險合同,未經被保險人書面同意并認可保險金額的,合同無效。未經被保險人書面同意,不得轉讓或者質押。但父母為其未成年子女投保的人身保險,不受此限。
④受益人由被保險人或投保人指定條款。在人身保險中,受益人與被保險人通常為兩人,而人身保險的保險標的又是人的生命和身體,為防止道德風險;必須由被保險人親自指定受益人,或經被保險人同意的投保人指定受益人,以保障被保險人的切身利益。《保險法》第60條規定,人身保險的受益人由被保險人或者投保人指定。但投保人指定也須經被保險人同意。若被保險人為非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由其監護人指定受益人。第61條規定,受益人的人數可以為一人或數人,受益順序和份額由被保險人或投保人指定。第62條規定,被保險人可以變更受益人,投保人變更受益人須經被保險人同意。變更受益人均須通知保險人作批注。第63條規定,如果被保險人沒有指定受益人,或受益人先于被保險人死亡,又無其他受益人,或受益人依法喪失或放棄受益權,又無其他受益人,被保險人死亡后其保險金作為遺產給付其法定繼承人。
⑤故意行為及自殺條款。根據《保險法》第64條、第66條規定,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險人死亡、傷疾或者疾病,或被保險人故意犯罪導致其自身傷殘或者死亡的,保險人一律不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投保人已交足二年以上保險費的,保險人根據合同約定退還保險單的現金價值。受益人的故意行為導致喪失受益權。第65條規定,以死亡為給付保險金條件的合同,被保險人自殺的,保險人不承擔給付保險金的責任,但對已支付的保險費按照保險單退還其現金價值。若該合同成立起滿二年,保險人仍可以按照合同給付保險金。
(5)人壽保險的索賠時效不同于財產保險及短期人身險。根據《保險法》第26條規定,壽險(長期人身保險)的索賠時效為5年,壽險以外的短期人身險同財產險的索賠時效一樣,均為2年。
綜上所述,人身保險是定額保險,人身保險合同是給付性合同、人身保險合同主體多樣化及人身保險的特殊條款、索賠的時效諸多問題,都是投保人在投保人身保險時需要了解和掌握的重要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審判管轄的種類和定義
2021-01-02車禍致人傷殘如何索償
2021-03-25法院強制措施是否影響征信
2020-11-23影響債券投資收益率的因素
2021-03-19什么是繼承法?
2021-01-14房地產糾紛案件舉證須知
2021-01-19勞動合同的終止在多久辦理社保轉移手續
2020-11-09免責條款有哪些內容
2021-03-16產品責任保險條款概念
2020-11-20如何向航空公司索賠損失
2020-12-31保險合同有哪些體現形式?
2021-01-06學生保險理賠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15網上買的保險怎么理賠
2021-02-17保險公司以保險標的坐落地與案發地不一致拒絕理賠,怎么維權
2020-12-08工傷后可以向公司要一次性傷殘就業保證金嗎
2021-02-09什么叫土地承包經營權爭議
2021-01-29土地承包經營權人處分權能是指什么
2020-12-26村干部侵吞征地拆遷補償款能否以貪污罪定罪處罰
2021-02-21強制拆除院子的程序
2020-12-23老宅基地拆遷后能否享受相應的征地拆遷補償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