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對企業有影響嗎,依據我國勞動法規定,雙方經過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單位應當根據職工在單位工作年限,發放相應經濟補償,補償金額按照工作滿一年補助一個月工資,最多補助不能超過12個月,雙方協商一致,應當根據相關法律給予補助。
雙方協商一致解除勞動關系與辭職的區別:
1、解除勞動合同是履行合同的一種行為,通過解除勞動合同終止勞動關系,反映了勞動者和單位雙方的意愿;
2、辭退職工則是用行政手段根據單位一方的意愿終止勞動關系,帶有行政命令的性質。目前,辭退限于違紀職工。
3、辭職是指職工根據勞動法規或勞動合同的規定,提出辭去工作從而解除勞動關系。
辭職一般有兩種情形:
a.依法立即解除勞動關系。如用人單位對職工有暴力或威脅行為強迫其勞動、不按合同約定支付工資等,職工可以隨時向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要求;
b.根據職工自己的選擇,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關系。
4.自己主動辭職的,通常情況下是沒有經濟補償和失業金的。雙方協商一致解除勞動關系可以依據相關條款要求支付補償金。二十四條規定:“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勞動合同可以解除”。第二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依據本法第二十四條、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經濟補償”。
勞動部《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勞部發[1994]481號)第五條規定: “經過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十二個月。
工作不滿一年的按一年的標準發給經濟補償”。根據上述規定,解除勞動合同,如果是用人單位提出的,必須要依法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金,如果是勞動者主動提出的,則沒有相應規定。 如果是公司提出且與你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的話,是有經濟補償金的。
《勞動法》第24條 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勞動合同可以解除。
《勞動法》第28條 用人單位依據本法第24條、第26條、第27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經濟補償。
《勞動合同法》第36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法》第46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綜上所述,雙方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對企業有影響嗎,如果勞動者主動提出辭職,單位一般不會給予補助,如果是雙方協商,按照有關規定,應當給予補助,單位如果提高勞動報酬,勞動者仍然不愿續簽合同,單位應當不予補助,職工如果有違反單位規章制度的行為,單位可以辭退。
解除勞動合同證明書范本是怎樣的
公司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有幾種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安置房簽了合同打官司有效嗎
2021-01-27危險駕駛罪判定標準是什么
2020-12-01坐滴滴出交通事故怎么辦,責任怎么分
2021-02-05什么叫做離婚自由
2021-01-15勞動者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是否必須要進行鑒證?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2-26投保壽險時的注意事項
2021-01-12集裝箱保險的性質及保險價值是什么
2021-01-19私家車投保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情
2021-02-24人身保險的作用是什么
2020-12-23車輛部件之間發生瀏碰撞,是否有權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9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主體可以有哪些
2020-11-27疲勞駕駛保險賠償嗎
2021-01-30提車保險有哪些
2021-03-14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向誰索賠,索賠的流程
2020-11-24如何區分土地出讓金與地價的不同點
2021-02-04土地流轉的主要流程是怎么樣的
2021-01-03公益拆遷補償就一定不高嗎
2021-01-10違章建筑就一定會被拆除嗎
2020-11-27拆遷家庭糾紛怎么辦
2021-02-25拆遷來了,企業要做好哪些準備?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