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工作中,勞動者應該嚴格履行自己的義務,不要觸犯了單位的章程。不過,如果因單位的違法行為而與單位發生了勞動糾紛,勞動者要及時解決,積極維權。不過,要想解決勞動糾紛的方法都有哪些?勞動者要想有效地維權,解決勞動糾紛需要哪些證據呢?對于這些問題,下文中將一一為您介紹。
一、解決勞動糾紛的方法都有哪些
1、協商解決。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就勞動糾紛問題直接進行協商,這不是必經程序,雙方可以協商,也可以不協商,完全出于自愿。
2、申請調解。
當事人就已經發生的勞動糾紛向勞動糾紛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的程序。調解程序也由當事人自愿選擇,調解協議不具有強制執行力,如果一方反悔,同樣可以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3、仲裁處理。
當事人將糾紛提交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進行處理的程序,如果想提起訴訟打勞動官司,必須經過仲裁程序,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4、訴訟解決。
即我們平常所說的打官司。 訴訟程序的啟動是由不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裁決的一方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后啟動的程序。 訴訟程序具有較強的法律性、程序性,作出的判決也具有強制執行力。
二、解決勞動糾紛需要哪些證據
勞動者通過勞動保障監察、勞動爭議仲裁、行政復議等法律途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或者申請工傷認定、職業病診斷與鑒定等,都需要提供證明自己主張或案件事實的證據。如果勞動者不能提供有關證據,可能會影響自身權益。因此,勞動者在平時的工作中,應該注意保留有關證據。主要的證據包括:
1、來源于用人單位的證據,如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或者與用人單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工資單、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時收取押金等的收條、用人單位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通知書、出勤記?等。
2、來源于其他主體的證據,如職業中介機構的收費單據。
3、來源于有關社會機構的證據,如發生工傷或職業病后的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職業病診斷鑒定書、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寄出舉報材料等的郵局回執。
4、來源于勞動保障部門的證據,如勞動保障部門告知投訴受理結果或查處結果的通知書等。
另外,《工傷保險條例》第19條規定,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
希望這些內容能夠幫助您解決您所遇到的問題。不管是什么類型的勞動糾紛,勞動者要想成功維權,就必須要重視對勞動證據的收集。因一旦提起勞動仲裁甚至是勞動訴訟,證據都是決定勞動者能否勝訴的關鍵因素。因此,在勞動糾紛發生之初,勞動者就要有證據意識,及時收集并保存好證據,必要時可以向勞動糾紛方面的專家律師尋求幫助。
2020最新勞動糾紛律師費標準
勞動糾紛請律師要多少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貨物運輸遭遇暴雨致損屬于不可抗力嗎
2020-11-27同居關系是否可以主張死亡賠償金
2021-02-15民間借貸判決生效后下一步怎么辦
2021-02-04什么是區塊鏈
2021-03-25合同及附件約定不同法院管轄怎么處理
2021-02-21闖紅燈身亡事故如何定責
2021-03-19擔保合同如何履行
2020-12-15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有權拒絕露天作業嗎
2021-01-29假冒公司名義騙保險能定罪嗎
2020-12-23商業養老保險真的能夠養老嗎
2021-03-13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都有哪些
2021-01-05海上貨運保險承保的范圍
2020-11-30山西省完善土地承包責任制的試行辦法
2021-01-21土地出讓能設置條件嗎
2020-12-12拆遷補償協議誰有權查閱
2021-03-05拆遷房房產證辦理方法和辦理流程有哪些
2021-02-25無房產證拆遷如何安置
2021-02-12農民房建小區被拆遷了怎么辦
2021-01-21門面拆遷租戶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1小產權房被拆遷會獲得補償嗎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