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很少聽到停薪留職這個概念了,這在以前是經常出現的一個名詞,但是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這種情況還是存在的,有的用人單位在這期間與員工解除了勞動關系。那么,停薪留職職工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補償金如何計算?接下來就由小編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停薪留職職工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補償金如何計算這個問題。
一、停薪留職
大家共同認為,停薪留職是上個世紀80年代的產物,主要指企業富余的固定職工,保留其身份,離開單位,另謀職業。原勞動人事部、國家經濟委員會《關于企業職工要求“停薪留職”問題的通知》(勞人計[1983]61號)規定,停薪留職的時間一般不超過2年;停薪留職期間,不升級,不享受各種津貼、補貼和勞保福利待遇;停薪留職人員在從事其他收入的工作時,原則上應按月向原單位繳納勞動保障金,其數額不低于本人原工資的20%;停薪留職期間計算工齡。
我國自1997年全面推行全員勞動合同制度以來,停薪留職早已失去存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但相關部門對此沒有明文規定,亦未明確廢止有關停薪留職文件。但原勞動部《關于貫徹執行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勞部發[1995]309號)第9條規定:“原固定工中經批準停薪留職人員,愿意回原單位繼續工作的,原單位應與其簽訂勞動合同;不愿意回原單位繼續工作的,原單位可以與其解除勞動關系。”由此來看,國家不贊成一方面維持勞動關系,一方面又停薪留職在外自謀職業或到第三單位就業。
二、停薪留職職工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補償金如何計算?
大家一致認為,根據《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勞部發[1994]481號)第五條規定:“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十二個月;工作時間不滿一年的按一年的標準發給經濟補償金”。并沒有對停薪留職人員作出特別限制,因此在由用人單位動員解除勞動合同的情況下,用人單位應當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不同觀點在于對經濟補償金的計算標準看法不一。
觀點一:停薪留職期間不應計算補償年限
理由 鑒于該職工2003年7月停薪留職離廠自謀職業,不在單位工作,經濟補償金的年限算至2003年7月較為合理。即:按停薪時的月工資或繳費基數乘以參加工作開始至2003年7月的年限。
觀點二:停薪留職期間沒有按照協議繳納社會保險費用的時間不應計算補償年限
理由 該職工享受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需分段計算,即按“停薪留職”協議向原單位繳納了社保費用的計算工齡,并按本人前12個月平均工資計算經濟補償金;本人無工資的應按當地社平工資或最低工資計算,反之,則不能享受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
觀點三:停薪留職期間應當計算補償年限。
理由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停薪留職協議,是用人單位同意勞動者在一定的年限內,離開單位自謀職業。勞動者雖不為用人單位提供正常勞動,但與用人單位仍存在勞動關系,當視為企業在職職工。其工作年限應當與停薪留職前的工齡合并計算。
計算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不能以停薪留職前即2003年7月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收入作為計發經濟補償金的依據,因為勞動者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的時間,不是2003年。再者工資收入逐年增長,現在的工資收入與2003年有較大的差距,不利于保障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關系后應享有的合法權益,所以按2003年7月前12月平均工資計算既不合法也不合理。應按勞動者實際解除合同前12個月的月平均工資計 發經濟補償金。因停薪留職期間本人沒有工資,可依據解除合同時,企業職工月平均工資計算,但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首先必須明確的就是如果在這種情況下解除了勞動關系用人單位肯定是要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金的,其次,至于停薪留職期間能不能作為經濟補償的年限,一般是可以的,因為在這期間勞動者與用人單位是存在著勞動關系的。如果大家對于這個問題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小編建議可以向專業的律師進行咨詢。
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有哪些
拖欠工資經濟補償金是多少
競業限制與經濟補償金爭議怎么解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人腦溢血老板如何處理
2020-11-16投訴不處理是否可申請復議
2021-01-27承兌匯票與支票有什么區別
2021-03-122020離婚程序怎么走
2021-03-02案件終審是否還可以救濟
2021-03-132021孩子上體育課受傷誰來賠
2020-12-24合作關系是否可以有競業限制
2021-01-25取消繼承權有哪些情況
2021-01-28土地確權女兒可繼承嗎
2020-11-162020年勞動合同法關于經濟補償金的法律規定
2020-12-14入職半天就走的原因是什么
2021-03-05勞動合同爭議解決方式怎么規定
2021-02-14解除競業限制是勞動仲裁嗎
2020-11-18因丈夫婚外戀訴離婚,妻子能否請求損害賠償
2021-02-11購買人壽保險后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16團體意外傷害險的保險責任
2020-11-19哪些問題是人身保險合同訂立時要注意的
2020-12-09保險公司未盡告知義務難免責
2021-01-20被謀殺未指定受益人 百萬理賠金何去何從
2020-12-21服兵役還有失業保險金嗎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