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山陽區律師 堯都區律師 常平鎮律師 市南區律師 嶺東區律師 石棉縣律師 范縣律師
雙方發生勞動爭議后,應該先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再通過相關機構進行調解仲裁。按照規定,當事人申請勞動仲裁的時效是一年,也就是說發生勞動糾紛后,當事人在一年之內提出勞動仲裁是有效的。那么勞動爭議仲裁時效起算日如何確定?小編結合勞動法相關知識給大家介紹下。
一、勞動爭議仲裁時效起算日如何確定?
仲裁時效的計算。根據本條規定,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權利人知道自己的權利遭到了侵害,這是其請求勞動爭議仲裁機構保護其權利的基礎。從這一時間點開始計算仲裁時效期間,符合仲裁時效是權利人請求仲裁機構保護權利的法定期間的本意。知道權利遭受了侵害,指權利人主觀上已了解自己權利被侵害事實的發生;應當知道權利遭受了侵害,指權利人盡管主觀上不了解其權利已被侵害的事實,但根據他所處的環境,有理由認為他已了解已被侵害的事實,他對侵害的不知情,出于對自己的權利未盡到必要的注意或將其作為推延仲裁時效期間起算點的借口的情況。
仲裁時效的起算,以權利人的權利客觀上受到了侵害、且主觀上已知曉權利被侵害的事實為構成要件。權利人主觀上認為自己的權利受到了侵害,而事實上其權利并未受到侵害的,不能使仲裁時效期間開始計算。
二、勞動爭議仲裁時效是多久?
仲裁時效為一年。勞動法第八十二條規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民法通則規定的一般民事權利時效為兩年,特殊的民事權利訴訟時效為一年。勞動法的這一時效規定區別于民事爭議的訴訟時效期間,這是基于勞動爭議案件的特殊性而作出的規定,旨在盡快地解決勞動爭議。
但在實際執行中,由于有些勞動爭議案件的情況很復雜,勞動者難以在六十日內申請仲裁,往往因為超過了仲裁時效而得不到法律保護。因此,在立法過程中,有許多意見認為勞動法中規定的六十日的時效期間過短,不利于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本法參照了民法通則關于特殊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的規定,延長了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將勞動爭議仲裁的時效期間規定為一年。
由此可見,當事人在勞動仲裁時效上面,對勞動爭議仲裁時效起算日進行準確的把握非常關鍵。按照規定,當事人的勞動權益受到傷害,并且本人知道傷害之日起,是勞動仲裁的計算日,自該日起一年內都是有效的仲裁時效。如果因為特殊原因導致時效中止的,在恢復后時效應該重新計算。
個人不服勞動仲裁起訴書范本
申請勞動仲裁的費用是多少
勞動仲裁法院強制執行如何申請?法律是怎樣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生勞務糾紛怎么調解
2021-02-28拆遷協議簽訂后有多久的訴訟期
2020-12-17拘役算不算犯罪記錄
2021-02-09唯一住房能逃避法院強制執行嗎
2020-12-29想要離婚,有什么辦法可以申請離婚
2021-01-16發生車禍有傷員怎么賠償
2020-12-12股權出質可以辦理股東變更嗎
2021-03-19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能代表業主起訴嗎
2020-11-24未簽訂勞動合同是一裁終局嗎
2020-11-17保險理財產品有的種類
2021-01-22本起保險合同糾紛應如何認定
2021-03-16保險合同無效案例有什么規定
2020-12-17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管轄問題
2021-02-23本案張某的死亡能否得到保險賠償
2021-03-24交通責任認定書下來保險就可以賠款嗎
2021-02-11哪些事故保險公司墊搶救費
2021-01-26人身保險理賠有時間限制嗎
2021-02-16未盡提示和說明義務 保險免責條款屬無效
2021-02-12保險委托代理合同樣本是什么樣的
2021-03-14不可不知的保險術語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