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山陽區律師 堯都區律師 常平鎮律師 市南區律師 嶺東區律師 石棉縣律師 范縣律師
雙方發生勞動爭議后,應該先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再通過相關機構進行調解仲裁。按照規定,當事人申請勞動仲裁的時效是一年,也就是說發生勞動糾紛后,當事人在一年之內提出勞動仲裁是有效的。那么勞動爭議仲裁時效起算日如何確定?小編結合勞動法相關知識給大家介紹下。
一、勞動爭議仲裁時效起算日如何確定?
仲裁時效的計算。根據本條規定,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權利人知道自己的權利遭到了侵害,這是其請求勞動爭議仲裁機構保護其權利的基礎。從這一時間點開始計算仲裁時效期間,符合仲裁時效是權利人請求仲裁機構保護權利的法定期間的本意。知道權利遭受了侵害,指權利人主觀上已了解自己權利被侵害事實的發生;應當知道權利遭受了侵害,指權利人盡管主觀上不了解其權利已被侵害的事實,但根據他所處的環境,有理由認為他已了解已被侵害的事實,他對侵害的不知情,出于對自己的權利未盡到必要的注意或將其作為推延仲裁時效期間起算點的借口的情況。
仲裁時效的起算,以權利人的權利客觀上受到了侵害、且主觀上已知曉權利被侵害的事實為構成要件。權利人主觀上認為自己的權利受到了侵害,而事實上其權利并未受到侵害的,不能使仲裁時效期間開始計算。
二、勞動爭議仲裁時效是多久?
仲裁時效為一年。勞動法第八十二條規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民法通則規定的一般民事權利時效為兩年,特殊的民事權利訴訟時效為一年。勞動法的這一時效規定區別于民事爭議的訴訟時效期間,這是基于勞動爭議案件的特殊性而作出的規定,旨在盡快地解決勞動爭議。
但在實際執行中,由于有些勞動爭議案件的情況很復雜,勞動者難以在六十日內申請仲裁,往往因為超過了仲裁時效而得不到法律保護。因此,在立法過程中,有許多意見認為勞動法中規定的六十日的時效期間過短,不利于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本法參照了民法通則關于特殊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的規定,延長了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將勞動爭議仲裁的時效期間規定為一年。
由此可見,當事人在勞動仲裁時效上面,對勞動爭議仲裁時效起算日進行準確的把握非常關鍵。按照規定,當事人的勞動權益受到傷害,并且本人知道傷害之日起,是勞動仲裁的計算日,自該日起一年內都是有效的仲裁時效。如果因為特殊原因導致時效中止的,在恢復后時效應該重新計算。
個人不服勞動仲裁起訴書范本
申請勞動仲裁的費用是多少
勞動仲裁法院強制執行如何申請?法律是怎樣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做出勞動能力鑒定的期限是多久
2021-01-20工傷認定時間規定是什么樣的
2020-11-24中介簽署的二手房買賣合同范本
2021-01-12水土保持行政許可依據和范圍有哪些
2020-11-10盜竊多少錢才構成犯罪和判刑
2021-02-14定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1-02-16公民應怎樣立遺囑,遺囑怎么寫
2021-03-03如何申請傷殘鑒定?
2020-12-13交通事故造成人員死亡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嗎
2020-12-08房產證抵押會不會過戶
2021-01-11房產怎么解除抵押
2021-02-21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的接管決定應載明內容
2021-02-22擔保范圍約定不明確
2020-11-13公司裁員怎么賠償
2021-01-09事業單位解聘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1-01-21用人單位提前辦理離職手續是違法解雇嗎
2020-12-31廣西一起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1-07家財被盜未及時報案保險公司拒賠
2020-11-28患宮外孕不屬保險公司列舉式條款免責范圍
2020-11-25兩車撞痕不符保險理賠遭拒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