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緩刑怎么執行?
根據我國《刑訴》第二百六十九條規定 對被判處管制、宣告緩刑、假釋或者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依法實行社區矯正,由社區矯正機構負責執行。
緩刑的執行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緩刑判決從依法確定之日起,人民法院就應當立即交付執行。由于緩刑是把犯罪分子放在社會上考察改造,不予關押執行,犯罪分子享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權,并且這種權利是從判決確定之日起開始的,即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起開始計算。
因此,對宣判前關押的罪犯,在宣判后予以“釋放”,即取保候審或監視居住,不應再繼續關押。雖然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對執行緩刑的期限作了規定,但實踐當中,有的法院對此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對緩刑犯的執行不及時,致使部分緩刑犯超期關押的現象時有發生,這當中也有公安機關的原因。比如,被宣告的緩刑犯在釋放前要交納生活費用,有的要通知家屬來交納,這樣造成緩刑犯超期關押的現象時有發生,這些現象的出現,人為損害了法律的嚴肅性,使緩刑犯的合法權益未能充分受到保護。
(二)應當依法移送公安機關交付考察。我國刑法第76條規定: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由公安機關所在單位或者基層組織予以配合。實踐中,公安機關對罪犯考察和罪犯改造情況因無暇顧及而出現空擋,所在單位或基層組織配合不力,對宣告緩刑的罪犯考察形同虛設。為了確保緩刑的正確執行,筆者認為采取以下方法較為妥當:
(1)嚴格執行人民法院向公安機關移送緩刑犯的司法程序,由人民法院將執行通知書和罪犯結案登記表等手續送達縣或市級公安局,由公安局給人民法院出具回執。然后,人民法院告知緩刑犯到公安局或其住地派出所報到,進行重點人口登記。
(2)公安局在接到執行通知書后,應轉送其下屬的公安派出所,由派出所同緩刑犯所在單位或居委會、村委會等建立幫教考察組織,其職責是對緩刑犯制定一定的制度和限制其一定的行動自由與范圍,教育緩刑犯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法令,做守法公民,督促其參加工作或生產,對好的要表揚鼓勵,確定突出悔改或立功表現的,可以提出減刑意見,對發現有違法或重新犯罪的,應及時向派出所或公安局匯報,該撤銷緩刑的,一定要撤銷,使緩刑犯始終在監控中,一方面要防止其重新違法犯罪,另一方面要嚴厲打擊其重新犯罪。
(三)實行親屬責任擔保和經濟擔保的方法,敦促緩刑犯自覺接受改造。為了更好有效地監控,敦促緩刑人員認罪伏法,自覺接受監督改造,在落實其他措施的同時,可讓緩刑犯寫出保證書,保證遵紀守法,不再犯罪等等,還可以讓緩刑犯的親屬寫出擔保書,并填寫監督緩刑考察責任書進行擔保,使他們知道自己負有一定的監督、教育責任,如果緩刑犯重新違法犯罪,就要追究其擔保親屬相應的責任。但在這方面法律沒有明確的規定,筆者認為應當予以完善。
另外,還可向緩刑犯的親屬或所在單位、組織收取一定數量擔保金,對緩刑犯本人和家屬、單位有一定的壓力和約束力,在緩刑考驗期內,如果緩刑犯表現好,考驗期滿后,擔保金如數退還,若表現不好,重新違法犯罪的,則部分或全部沒收擔保金,在實踐中,有的法院曾經這樣做過,收到較好的效果,但這種做法同樣沒有法律上的依據。近兩年,上級法院和有關部門也禁止這樣做,但筆者認為這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控制、督促的方法。
(四)人民法院應當做好緩刑犯的回訪考察工作,不定期檢查緩刑的執行情況。我國刑法第76條雖然沒有規定人民法院應當參加對緩刑犯的幫教考察工作,但筆者認為,人民法院是國家唯一行使審判權的機關,有責任運用審判職能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對緩刑犯幫教考察正是運用法律手段對“挽救失足者、改造違法犯罪”的具體表現。
同時,人民法院對緩刑犯的回訪考察還可以做到“考察一個、教育一片”的社會效果,利用回訪者的機會,大力宣揚社會主義法制,進行普法教育,對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維護社會主義法律秩序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五)、做好緩刑考驗期滿的宣布工作。
對在緩刑考驗期內能夠認真改造、悔過自新、表現較好、沒有重新違法犯罪的緩刑犯,緩刑考驗期滿,公安機關要向緩刑人員所在單位或組織宣布緩刑考驗期屆滿,原判刑罰不需再執行,并對緩刑人員提出希望和要求,以便所在單位或組織給予緩刑人員重新正式分配工作,評定工資級別等,也促使緩刑在今后工作生活中遵紀守法,重新做人。
二、判緩刑對工作有影響嗎?
判緩刑對工作是有一定影響的,
1、國家公務員:被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緩刑),應當開除公職。《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第17條第2款:行政機關公務員依法被判處刑罰的,給予開除處分。
2、企業員工: 被判處判處有期徒刑(緩刑)是否解除勞動合同由用人單位決定?!?a href='http://www.bjxgfjob.com/laodongfa/2.html' target='_blank' data-horse>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五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3、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被判處有期徒刑(緩刑),應當開除公職。《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處分暫行規定》第22條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被依法判處刑罰的,給予降低崗位等級或者撤職以上處分。其中,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給予開除處分。
根據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規定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 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尋釁滋事罪的法定刑是多少
2020-11-09刑事案件中哪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2020-12-26有限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的區別
2021-03-08著作權使用費能否追繳
2020-12-24行政處罰限期整改一般多長時間
2021-02-28交強險對死亡事故是否應該追加責任險
2020-12-15子女在支付老人贍養費時要注意什么
2020-12-09集資房出售要補交什么嗎
2020-11-17轉繼承怎么分割財產
2020-11-11買賣合同中關于擔保合同只主要規定有哪些
2020-11-23集體土地租賃協議書的內容
2021-03-17實名購房有什么作用
2020-11-23處分以后能否直接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6要求確認勞動關系對時效有要求嗎
2021-02-03論保險合同無效的法律后果
2020-12-26也談《無證駕駛時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3-01保險公司推定為全額賠償后車主無權轉讓殘車的理賠
2020-12-10外資保險公司的保證金可以動用的情形
2021-03-24可以提前移出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嗎
2021-03-23對方逃逸保險賠償嗎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