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在發生勞動爭議后,如果勞動者決定通過仲裁的方式解決勞動爭議的,應該在申訴時效內向有關機構申請勞動仲裁。詳細來說,勞動爭議申訴時效怎么算呢?請跟隨律霸小編一起在下文中進行詳細了解吧。
一、勞動爭議申訴時效怎么算
一般人都知道勞動爭議的申訴時效是一年,即《勞動法》第82條所劃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一年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
但怎樣理解“勞動爭議發生之日”?勞動部《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題目的意見》第85條劃定:“勞動爭議發生之日是指,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勞動部辦公廳《關于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23條如何理解的復函》又劃定:“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是指有證據表明權利人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的日期,或者根據一般的規律推定權利人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的日期,即勞動爭議發生之日,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是勞動爭議仲裁申訴時效的開始。”
這里要嚴格區別“爭議發生之日”和“事件發生之日”兩個概念。申訴時效是從“爭議發生之日”起計算,并非以“事件發生之日”起計算。
勞動者碰到勞動糾紛時要留意搜集保留證據,這樣才能有效地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二、過了勞動爭議申訴時效怎么辦?
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既然法律上明確規定了勞動仲裁的時間為一年期,那么如果勞動者錯過了仲裁時效是否就不能爭取自己的權益了呢?
顯然不是的。誤過仲裁時效只是表明了勞動者失去了“勝裁權”,不能通過仲裁的程序維護自己的權益,但是還有“勝訴權”——即便超過仲裁的法定時效,勞動者也能就該勞動爭議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而通過訴訟程序,一般勞動權利的訴訟時效就延長至兩年。
述法律規定中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實踐中,作為勞動者,您如果與用人單位之間因工資或者工傷等問題發生了勞動爭議,就要想辦法解決,或者與單位協商,或者是提起勞動仲裁。如果您決定提起勞動仲裁,就要注意不要過了申訴時效,否則將產生對您不利的法律后果。至于這個勞動爭議申訴時效怎么算,律霸小編已經在上文中進行了講解,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鄰居違章裝防護欄遮擋光線如何處理
2020-12-10父母去世后房產繼承有時間限制嗎
2021-03-24離婚案律師費多少
2020-11-20轉讓股權被拒辦變更登記怎么辦
2020-11-11離婚訴訟費用是多少以及如何繳納離婚訴訟費用
2020-12-19資金拆借需要遵循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28勘察合同是否屬于專屬管轄
2020-12-02沒有登記的不動產抵押合同有效嗎
2020-11-17預約合同可否被強制執行
2021-03-23學生發現肺結核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1人身意外險賠償給誰
2020-12-22哪些事故車輛可以申請報廢找保險賠償
2021-01-23管理保險代理人的規定有哪些
2021-01-16承包合同什么時候生效呢
2020-11-29土地承包經營權在什么情況下可以撤銷
2021-02-12不服征地拆遷補償方案,可以申請行政復議嗎
2020-12-11拆遷房房產證的辦理方法有哪些
2020-12-04蘇州買的拆遷安置房是否可以辦理過戶手續
2021-01-11拆遷戶的房子可以買嗎
2021-02-27拆遷談判中有哪些技巧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