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推薦: 解除勞動合同證明 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 勞動合同期限 勞動爭議 勞動關系 勞動仲裁
我們知道很多人選擇仲裁來解決勞動爭議,因為勞動仲裁省錢省力,可是勞動仲裁也是有時效限制的,那勞動爭議中關村時效是多久,如果超過勞動爭議時效怎么辦?詳細內容,請跟隨律霸小編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一、勞動爭議仲裁的時效是多久
仲裁時效,是指權利人在法定期間內,不行使權利即喪失請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保護的權利。超過訴訟時效期間,在法律上發生的效力是權利人的勝訴權消滅,即喪失請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法院保護的權利。
根據《勞動爭議仲裁法》第二十七條之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并且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另外,如果是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上述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二、超過勞動爭議時效怎么辦
一些當事人由于種種原因而耽誤了申訴時效,仲裁委員會應當區別情況,分別處理:
1、對無正當理由超過申訴時效的勞動爭議,當事人就喪失了申訴的權利,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
2、申訴時效屆滿還要查明有無申訴中止的情況。如果扣除中止時間后不超過申訴時效的,仲裁委員會應依法受理。
3、《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23條規定:當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超過規定的申請仲裁時效的,仲裁委員會應當受理。“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情況。
例如,因地震、水災、火災等現象產生的或者因戰爭或其他類似的軍事行動等社會現象而產生的情況。“其他正當理由”則范圍很寬,例如當事人不知道有仲裁委員會而向其他部門申訴延誤時效或者生病,或者童工的法定代理人未確定等等,至于“理由”是否正當,則應由仲裁委員會認定。
行文至此,我們了解到一般勞動爭議仲裁的時效是一年,如果超過這一時效仲裁庭不會受理,這時就要根據具體的情形來判斷如何處理了。當然,要是當事人對勞動仲裁委作出的結果不服的話,則還可以在規定的時間內,向法院提起訴訟。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咨詢律霸陽江律師。
勞動爭議仲裁怎么舉證
勞動合同爭議仲裁怎么進行?
能申請勞動仲裁的情況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終止勞動合同沒有提前通知怎么賠償
2020-12-21股權變更登記行政機關未盡義務如何維權
2020-12-06交通事故后找人頂罪怎么處罰是什么
2021-03-03肇事司機死亡誰賠償給受害人
2020-11-23企業倒閉注銷程序是什么
2021-01-28《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
2020-11-29離婚案件中夫妻共同債權債務處理之我見
2021-01-27工傷的索賠計算
2021-03-25遺棄罪先予執行
2020-11-11抵押物可以與他人簽訂合同嗎
2021-03-18買期房應注意的法律問題
2021-03-04簽訂勞動合同試用期過了沒漲工資怎么辦
2020-12-10勞務外包是同工同酬嗎
2020-12-22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原則小議
2020-12-26勞動爭議仲裁庭審被申請方聯系不上怎么處理
2021-01-17保險金賠付可否根據約定由第三人代為履行
2020-11-12家用車擅改運營,保險公司是否能拒賠
2020-12-21保險合同的中止是什么
2021-02-02旅游財物被盜旅行社該賠嗎
2020-12-24私房補交土地出讓金是賣方交嗎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