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銷售假藥罪金額量刑的依據是什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條的規定,生產、銷售假藥罪,是指生產者、銷售者違反國家藥品管理法規,生產、銷售假藥,足以危害人體健康的行為。根據刑法修正案八的規定,只要具有主觀故意生產、銷售假藥的行為,即構成本罪。生產、銷售的假藥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立案:
1.含有超標準的有毒有害物質的;
2.不含所標明的有效成份,可能貽誤診治的;
3.標明的適應癥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規定范圍,可能造成貽誤診治的;
4.缺乏所標明的急救必需的有效成份的。
二、法律依據
我國《刑法修正案(八)》第二十三條規定,將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條第一款修改為:“生產、銷售假藥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根據《刑法》第150條的規定,單位犯生產、銷售假藥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按個人犯生產、銷售假藥罪的法定刑處罰。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生產、銷售偽劣商品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九條 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他人實施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而為其提供貸款、資金、賬號、發票、證明、許可證件,或者提供生產、經營場所或者運輸、倉儲、保管、郵寄等便利條件,或者提供制假生產技術的,以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的共犯論處 。
第十條 實施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同時構成侵犯知識產權、非法經營等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十一條 實施刑法第一百四十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規定的犯罪,又以暴力、威脅方法抗拒查處,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數罪并罰的規定處罰。
第十二條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參與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的,從重處罰。
根據法律依據和司法解釋,對銷售假藥罪的題型標準一般是建立在造成的危害認定,與銷售金額沒有直接的關系。一般情況下,可以劃分為三個方面,一是銷售假藥行為的,二是造成他人傷害的,三是致他人死亡的,每一個犯罪事實后果都有不同的司法判決結果,具體以到司法機關判決為準。
醫生銷售假藥罪的量刑是怎么規定的
銷售假藥罪銷售金額判刑怎么定?
銷售假藥罪與非法行醫罪哪個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餐飲服務許可證辦理流程是什么
2021-01-20離婚債務立案是否需要收費
2021-01-18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的接管決定應載明內容
2021-02-22合同債權質押的有效條件是什么
2020-12-31醫療服務合同的賠償責任是怎樣的
2020-12-12丈夫去世公公的遺產可否繼承
2021-03-06在兒童樂園玩耍腳骨頭摔斷了,兒童樂園要負責任嗎
2021-02-01土地糾紛主體責任是什么
2020-11-272020勞動力外包出現意外傷亡誰負責,賠償多少
2020-12-20100元意外險賠償標準
2020-11-15保險繳費能暫停嗎
2021-03-09人身意外險的內容
2020-12-17家庭財產保險可以全保嗎
2021-01-08人身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時相關事項有哪些
2021-03-24學生保險理賠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15合同免責條款不說明無效 保險公司輸掉官司
2021-01-23保險報案理賠步驟有哪些
2021-02-21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方式是什么
2021-01-04農村城鎮化改革,面臨房屋拆遷,拆遷補償是選擇房屋還是錢
2021-03-09拆遷補償協議誰有權查閱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