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案件法律援助工作的規定
關于民事訴訟法律援助工作的規定
第一條為加強和規范民事訴訟法律援助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法律援助條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對經濟確有困難的當事人提供司法救助的規定》(以下簡稱《司法救助規定》),以及其它相關規定,結合法律援助工作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公民就《法律援助條例》第十條規定的民事權益事項要求訴訟代理的,可以按照《法律援助條例》第十四條的規定向有關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第三條公民經濟困難的標準,按案件受理地所在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規定執行。
第四條法律援助機構受理法律援助申請后,應當依照有關規定及時審查并作出決定。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決定提供法律援助,并告知該當事人可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司法救助。對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作出不予援助的決定。
第五條申請人對法律援助機構不予援助的決定有異議的,可以向確定該法律援助機構的司法行政部門提出。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在收到異議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進行審查,經審查認為申請人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應當以書面形式責令法律援助機構及時對該申請人提供法律援助,同時通知申請人。認為申請人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應當維持法律援助機構不予援助的決定,并將維持決定的理由書面告知申請人。
第六條當事人依據《司法救助規定》的有關規定先行向人民法院申請司法救助獲準的,人民法院可以告知其可以按照《法律援助條例》的規定,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第七條當事人以人民法院給予司法救助的決定為依據,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的,法律援助機構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例》第十條規定情形的,不再審查其是否符合經濟困難標準,應當直接做出給予法律援助的決定。
第八條當事人以法律援助機構給予法律援助的決定為依據,向人民法院申請司法救助的,人民法院不再審查其是否符合經濟困難標準,應當直接做出給予司法救助的決定。
第九條人民法院依據法律援助機構給予法律援助的決定,準許受援的當事人司法救助的請求的,應當根據《司法救助規定》第五條的規定,先行對當事人作出緩交訴訟費用的決定,待案件審結后再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按照《司法救助規定》第六條的規定決定訴訟費用的負擔。
第十條人民法院應當支持法律援助機構指派或者安排的承辦法律援助案件的人員在民事訴訟中實施法律援助,在查閱、摘抄、復制案件材料等方面提供便利條件,對承辦法律援助案件的人員復制必要的相關材料的費用應當予以免收或者減收,減收的標準按復制材料所必須的工本費用計算。
第十一條法律援助案件的受援人依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申請先予執行,人民法院裁定先予執行的,可以不要求受援人提供相應的擔保。
第十二條實施法律援助的民事訴訟案件出現《法律援助條例》第二十三條規定的終止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規定》第九條規定的撤銷司法救助的情形時,法律援助機構、人民法院均應當在作出終止法律援助決定或者撤銷司法救助決定的當日函告對方,對方相應作出撤銷決定或者終止決定。
第十三條承辦法律援助案件的人員在辦案過程中應當盡職盡責,恪守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
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對承辦法律援助案件的人員的法律援助活動進行業務指導和監督,保證法律援助案件質量。
人民法院在辦案過程中發現承辦法律援助案件的人員違反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損害受援人利益的,應當及時向作出指派的法律援助機構通報有關情況。
第十四條人民法院應當在判決書、裁定書中寫明做出指派的法律援助機構、承辦法律援助案件的人員及其所在的執業機構。
第十五條本規定自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于1999年4月12日下發的《關于民事法律援助工作若干問題的聯合通知》與本規定有抵觸的,以本規定為準。
法律適用
人民法院審理、判決民事案件在實體上主要適用《民法通則》、《合同法》、《婚姻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公司法》、《保險法》、《海商法》、《證券法》、《票據法》、《商標法》、《專利法》、《房地產管理法》等民事、商事法律規范。程序方面適用《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證據規定》。
適用《民事案件案由規定》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第一審法院立案時應當根據當事人訴爭的法律關系性質,首先應適用《民事案件案由規定》列出的第四級案由,第四級案由沒有規定的,則適用第三級案由;第三級案由中沒有規定的,則可以直接適用相應的第二級案由或者第一級案由。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對審判中出現的可以作為新的第三級民事案由或者應當規定為第四級民事案由的糾紛類型,可以及時報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將定期收集、整理、篩選,及時細化、補充相關案由。
2、同一訴訟中涉及兩個以上的法律關系,屬于主從關系的,人民法院應當以主法律關系確定案由,但當事人僅以從法律關系起訴的,則以從法律關系確定案由;不屬于主從關系的,則以當事人訴爭的法律關系確定案由,均為訴爭法律關系的,則按訴爭的兩個以上法律關系確定并列的兩個案由。
3、在請求權競合的情形下,人民法院應當按照當事人自主選擇行使的請求權,根據當事人訴爭的法律關系的性質,確定相應的案由。
4、當事人在訴訟過程中增加或者變更訴訟請求導致當事人訴爭的法律關系發生變更的,人民法院應當相應變更案件的案由。在適用《民事案件案由規定》過程中有何情況和問題,應當及時報告最高人民法院。
民事案件法律援助工作的規定,綜合上述的回答我們可以清楚知道,為了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民事訴訟法律援助工作,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制定了關于民事訴訟法律援助工作的規定。民事權益事項要求訴訟代理的,可以按照《法律援助條例》第十四條的規定向有關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如果有異議的確定該法律援助機構的司法行政部門提出。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請咨詢律霸網的專業律師,他們會為您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緩刑期間發現漏罪能否逮捕
2020-12-31尋釁滋事持械輕微傷能立案嗎
2020-12-09交通事故案件訴訟保全是否可以扣押
2021-03-12離婚后孩子的探望權如何行使
2020-12-17婚姻自由與婚姻自主權有沒有區別
2021-03-10父母是億萬富翁能要贍養費嗎
2020-12-23企業外銷收入會計要如何計賬
2021-01-21哪些情形下保險人有權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26勞務派遣一般納稅人如何認定
2021-03-16原公司注銷工齡怎么認定
2020-11-09人身意外傷害的內容有哪些
2021-01-10法律規定投保人有哪些權利
2021-01-31對無過錯車主未投強制險應如何擔責的思考
2020-12-12青島交通死亡保險公司賠付標準
2020-12-17保險合同的概念和特點是什么
2021-01-01事故保險理賠要幾天
2021-03-01飲酒出事故保險公司應該負責嗎
2021-01-08保險公估人業務分為什么
2021-02-02汕頭龍湖區測量標志拆遷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11樓房多少年后必須拆除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