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前款規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項作出補充規定。公民可以就本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事項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咨詢。
在哪些情況下可得到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又稱法律扶助,是世界各國普遍實行的一種司法援助制度,是對需要專業法律幫助,而又無力承擔訴訟費用以及無力支付律師費用的公民或法人予以援助,以維護其合法權益的法律保障制度。從這一概念可以看出,法律幫助和法律援助不是一回事。需要法律幫助(例如不懂法),但有能力支付訴訟費用的,不屬于法律援助的范圍;只有那些需要專業法律幫助而無力承擔訴訟費用的,才屬于法律援助的范圍。
我國《律師法》和《刑事訴訟法》都明確規定了法律援助制度。根據這些法律規定,法律援助的對象是具有中國國籍的公民和依法取得我國法人資格或在我國境內注冊的法人。這些公民或法人在經濟上貧困、孤立無援,沒有支付能力,若不給予法律援助,確實無法維護其合法權益。
一般來說,法律援助主要涉及刑事和民事案件。刑事方面,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未成年人或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其他原因而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可以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民事方面,侵犯財產所有權的民事案件,侵犯公民健康權案件、侵犯公民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案件,侵犯知識產權案件,因產品質量不合格造成損害的民事案件,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因他人的行為造成損害的民事案件,以及公民在贍養、撫育、婚姻、繼承、工傷事故等方面的賠償案件,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不能申請法律援助的事情包括:
(1)因申請人的過錯責任侵犯他人的合法權益而引起的民事訴訟或刑事自訴案件;
(2)因申請人過錯而引起的行政訴訟案件;
(3)申請人提供不出涉訟案件的有關證據而且無法調查取證的案件;
(4)可由行政機關處理而不需通過訴訟程序的事務;
(5)申請人出具虛假證明騙取法律援助的;
(6)訴訟標的不足3000元的債權債務糾紛;
(7)其他經主管機關批準,法律援助中心對外聲明不予受理的案件。
申請法律援助應帶哪些材料?
(1)居民身份證、戶籍證明或暫住證;
(2)街道(鄉鎮)、勞動部門和有關單位出具的申請人及其家庭成員經濟狀況證明;
(3)申請援助事項的基本情況以及有關的案情材料;
(4)法院或仲裁機構的立案通知書;
(5)法律援助中心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申請人為未成年人或無行為能力人的,應由其監護人代為申請,并提交代理權。
申請人應向哪個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1)已立案的刑事、民事、行政等訴訟案件,由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所在地同級法律援助中心受理;
(2)不需經法院解決的非訴訟法律事務,由申請人所在地或工作單位所在地的法律援助中心受理;
(3)兩個或兩個以上法律援助中心對同一案件均有管轄權的,由最先接受申請的援助中心管轄。
法律援助能夠更好的進行相關的法律建設和保護相關人的合法權益,在更大層面上能夠讓大家認知法律,培養法律意識;能夠為人民帶來便利。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專業的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多少分貝為噪音擾民
2021-02-16聽證程序中的法定事項包括哪些
2020-12-23行政案件偵查期間可以聘請律師嗎
2020-12-14地役權變動后,當事人是否要及時辦理變更登記或者注銷登記
2020-11-18開車不小心撞到人被起訴產生的費用可以理賠嗎
2021-03-26轉賬支票可以開給個人嗎
2021-03-09新三板掛牌上市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31如何對債權進行分類
2020-12-07債務人逾期還款怎么辦
2020-12-19買的安置房現在房產證下來對方不配合過戶怎么辦
2021-02-14合同還沒到期辭職了合同會解除嗎
2021-03-17公司裁員是否一定要給補償
2021-01-042020人壽保險合同樣本
2021-01-06賠償責任誰承擔
2021-02-12在農村承包田地搞養殖要不要簽合同
2020-12-12土地流轉后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06舊房改造應該領補助還是領補償
2020-11-15店面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12戶口不在市里拆遷怎樣補償
2020-12-20有房屋承租人的,房屋拆遷如何處理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