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社區緩刑人員矯正記錄情況怎么寫?
緩刑期間,本人思過悔過,充分認識到所犯罪行的嚴重性,因自身的法制觀念、組織紀律觀念淡薄,這件事,已對造成了社會不好的影響、對自己的家庭帶來沉重壓力和精神負擔。現在,我從思想上進行了深刻的反思,認識到了我的法制觀念、組織紀律性確實很淡薄,從而導致自己犯了罪。我要在思想上繼續深刻的反思,再次加強我的法制觀念及組織紀律性,堅決杜絕此類事件的發生。
緩刑期間,本人在民警的領導下,自覺加強理論學習,努力提高 政治思想素質和個人業務能力學習。主動加強對政治理論知識的學習。在原有的基礎上,系統的學習,通過學習,提高了自己的政治敏銳性和鑒別能力,堅定了立場,堅定了信念,在大是大非問題面前,能夠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緩刑期間,我一直在加強法律知識的學習,讓自己永遠不讓這種壞思想再侵蝕自己的靈魂,真正認識到懂法守法的重要性。未做違反法律法規的事。當然,在自己的思想、工作、學習等方面還存在著許多的不足:首先,在思想上,還需要進一步加強思想政治學習,深入領會,還需要進一步加大對思想政治理論的學習,不斷提高個人的思想理論水平。不斷加強對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改造。使我深刻的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需要進一步加強對法律知識的學習。今后我要做得更加遵守法律。服從管理、服從監督,增強自己的法制觀念及組織紀律性。力爭早日成為一名合格的公民。
二、不適用死刑的有不滿十八周歲的人
該是犯罪的時候不滿18周歲的人不能判處死刑。
法律依據:
《刑法》第49條規定,犯罪的時候不滿18周歲的人和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中國法律規定,犯罪時不滿18周歲的人和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審判的時候年滿75周歲以上的人不適用死刑,但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刑法》第49條規定,犯罪的時候不滿18周歲的人和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
因此,犯罪的時候不滿18周歲的人不能判處死刑積極作用
死刑,依據法律相關規定,是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賦予的權力,剝奪一個犯人生命的刑罰,是最古老也是最嚴厲的刑罰。
死刑對罪大惡極、嚴重危害他人和社會安全的犯罪分子予以處決,在嚴懲犯罪者、威懾和教育有犯罪企圖者,安撫受害者遺族、保護公民的各項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的正常秩序以及人類倫理道德底限等方面,擁有特殊作用,其效果也非常顯著。在各類階級(或私有制)社會,作為法律體系的一部分,它必然將像法庭、監獄、警察等國家機器一樣,擁有長期存在的合理性。
適用死刑的罪名(不同國家以其具體規定為準):謀殺、叛國、嚴重的故意傷害、強奸、暴力搶劫、劫持、綁架、以危險方式危害公共安全、情節極其嚴重的各類普通刑事犯罪、數額巨大的貪污受賄等。
在中國,死刑分為死刑并緩期2年執行(死緩)與死刑并立即執行兩種死刑判決。
不適用者
基于人道主義,不適用死刑的人群有:實施犯罪時未成年的人(中國為未滿18周歲)、審判時懷孕的女子、符合其他相關條件的人等。
中國法律規定,犯罪時不滿18周歲的人和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審判的時候年滿75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但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死刑與死緩
中國刑法既規定了“死刑”(實際指死刑立即執行)又規定了死緩,哪些情況應該適用死刑立即執行,哪些情況應該是用死緩呢?
審判機關在審判實踐中一般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1、是否存在“疑罪”的情況。
2、被告人是否有自首或立功情節。
3、是否是共同犯罪中的從犯或不起主要作用的。這也主要考慮其主觀惡意不大。
4、行為人的危險性。如行為人是一個十惡不赦的壞人,并且對周圍人的危險性特別大,則不宜適用死緩。
5、受害人及其他人在整個犯罪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如果事情的起因是由于被害人引起的,那么也應當適當考慮死緩。
6、是否可能是“活證據”。比如行為人是一個特大犯罪集團的知情人,如把他判為死刑立即執行,可能使這個特大的犯罪集團的線索就此中斷,因此可適當考慮死緩,不失為上策。
2011年5月24日,中國最高人民法院發布2010年度工作報告稱,最高院在審理死刑復核案件時,非死刑立即執行案件均判緩期二年執行。 [1]
局限性
死刑造成的最大問題在于完全無法補救司法造成的錯誤(司法出錯的機率不低)。另外死刑的執行也可能銷毀重要人證;例如在美國有強暴犯因DNA測試而在21年后平反的例子、澳大利亞也有在處死后18年發現是冤死的例子。
死刑犯在作案時往往有獲利或是報復的意圖,從客觀上講,這是由于社會因素。所以社會應對死刑犯承擔一定的責任。處決死刑犯對于其家屬來說仍然是十分痛苦的,尤其對于其未成年的子女造成的傷害尤為巨大,一方面他們承擔失去親人的痛苦,另一方面還背負社會仇視,甚至在未來工作中也無法正常履職。因此,社會必須保障他們不受歧視、不受侮辱、平等對待。因此判處死刑應極為慎重,一方面須張揚社會正義,一方面也應盡最大努力本著治病救人的原則,除主觀責任占主導的暴力犯罪、毒品犯罪外,能輕判的盡量輕判。
存與廢
早在文明開始之初便有死刑,但至今過半國家都已在法律上或事實上廢除死刑。仍然保留死刑的有中國、美國、日本、新加坡等75個國家,發達國家中有美國、韓國(僅保留,實行極少或未實行)、日本和新加坡仍然保留死刑。到2015年,絕大多數歐洲國家都廢除了死刑,一方面是基于“人道主義”。歐盟委員會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費代麗卡·莫蓋里尼表示,任何實行死刑的國家都不可能指望獲得歐盟成員資格。莫蓋里尼在發言中指出:“沒有實行死刑的國家才能成為歐盟成員,這是我們的法律規定的。”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和總理耶爾德勒姆表示,土耳其或將在議會審議有關重新引入死刑的憲法法案,德國政府發言人斯特芬·塞伯特表示,如果土耳其將實行死刑,那么它加入歐盟的問題將自動關閉 [2] 。但是,很多國家也對這一問題表示質疑。新加坡就在聯合國人道委員會發起的投票中投了反對票,新加坡常駐聯合國副代表石明光指出,聯合國《人權宣言》并沒有禁止死刑,《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也規定,在還沒有廢除死刑的國家,可以對最嚴重的罪行適用死刑。他說:“對許多國家而言,死刑意味著刑事司法公正,而不是一個人權問題。我們認為每一個新加坡公民都有權生活在一個安全、沒有罪犯威脅的環境中。”而投反對票的敘利亞等國,則質疑歐盟是否有借死刑問題干涉別國內政的企圖。 [3]
死刑犯
被判死刑的人通稱為“死囚”或“死刑犯”。通常死囚在行刑之前,都會被送往一個特定的牢房作單獨囚禁。一方面,司法機關需要為死刑判決確認,以及為行刑作準備工夫;另一方面,可以讓死囚有一個最后的申訴機會。
死刑,這個在我國是最高刑的處罰,對于一些犯罪手段極其惡劣,犯罪的意圖積極惡劣的行為人適用的刑罰,很多法律已經廢除了死刑,但是我國還是保存著,主要是基于我國人口基數大,所以惡劣的犯罪還是存在。
我國刑罰制度中,就存在緩刑,緩刑,適用于犯罪的程度不深,可能被判處三年以下,并且不是累犯,也不是組織性犯罪的首要分子的,是可以處緩刑的,但是緩刑中有一個特殊的,就是死刑緩刑,所以要記清例外情形。
緩刑期間發現漏罪要怎么處理
2020開設賭場罪緩刑條件有哪些
事業編制判緩刑是否會開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事實婚姻關系的處理方法有哪些
2021-02-28律師限制會見三種情形
2021-03-15國有獨資公司設立條件需要哪些
2020-11-24公司監事會的責任是什么
2021-03-17商業秘密的保護范圍
2021-01-26如何處理最高額質權糾紛
2021-03-26婚內協議離婚時為何不生效
2021-01-25新婚姻法有沒有事實婚姻
2020-11-08交通違法打單要人證合一
2021-01-30房屋遺產繼承需要進行公證嗎
2021-03-16申請強制執行如何銷案
2021-01-16女子水上樂園溺亡游樂園有責任嗎
2020-12-06住房公積金異地貸款辦理步驟是什么
2020-12-28幼兒園中層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3-14已懷孕的女職工,自行離開有毒工作崗位被解聘,怎么辦?
2020-11-11待崗期間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2-16不能投保貨物運輸保險的物品
2021-03-26保證保險合同糾紛能否先訴保險人
2021-01-30保險公司理賠出院時應注意什么
2020-12-13投保人與受害人達成的調解協議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