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責任又稱產品侵權責任,是產品的生產者、銷售者因其生產的產品、出售的產品造成他人人身、該產品以外的其他財產損害而依法應承擔的賠償責任。《民法通則》第122條規定,"因產品質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財產、人身損害的,產品制造者、銷售者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運輸者、倉儲者對此負有責任的,產品制造者、銷售者有權要求賠償損失。"這里規定的就是產品責任。
產品責任是在19世紀中葉英美兩國判例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一種民事責任。它最初是作為合同責任來對待的,當事人之間的合同關系被視為是構成產品責任的前提。1842年英國"**博特姆訴賴-特"案首創的"無合同,無責任"原則在英美法中奉行了近百年之久。"無合同,無責任"原則限制、剝奪了一些與產銷人無合同關系的缺陷產品受害人的賠償請求權,其保護的重心是產銷人,適應和反映了當時資本主義國家大力發展生產的要求。進入20世紀以后,隨著生產的高度發展和消費者保護運動的日益高漲,立法者和司法者逐步將保護消費者權益放到了重要的地位。20-30年代,英美兩國法院率先開始適用侵權行為理論來處理產品責任案件。按照這一理論,只要產品因缺陷造成了他人人身、財產損害,不論受害人與產銷人是否有合同關系,都將按照一定的歸責原則追究產銷人的責任。近年來,各國通過立法和司法實踐,已形成了共識,即產品責任是一種侵權責任,產品責任糾紛應由專門的產品責任法來調整。
以下擬從產品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賠償范圍、賠償請求權的選擇等方面進行闡述。
一、產品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
產品責任的構成要件,是指生產者或銷售者承擔產品責任的法律要件。按照各國產品責任法的規定,產品責任的構成要件因歸責原則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在我國產品責任的構成要件主要包括:
1.須有缺陷產品
構成產品侵權責任的首要條件,是產品缺陷。按照各國的一般解釋,產品缺陷,是指產品缺乏人們期待的安全性。我國產品質量法將它定義為"產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險;產品有保障人體健康,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是指不符合該標準。"產品缺陷可以按不同標準分類。依形成階段的不同,可分為產品投流通前形成的缺陷和投入流通后形成的缺陷。前者又包括設計缺陷、原材料缺陷、制造裝配缺陷和指示缺陷,等等。按隱蔽程度的不同,可以分為當時科學上能發現的缺陷和科學上不能發現的缺陷。我國產品質量法和世界各國產品責任法,均將產品投入流通前的缺陷和科學上能發現的缺陷作為產品責任的構成要件,其他缺陷,為免責的范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打人者派出所怎么處理
2021-01-27最高法關于死刑緩期執行限制減刑案件審理程序若干問題的規定
2021-01-19如何調查老婆出軌證據
2020-12-27工傷中侵權人應當怎樣賠償.
2020-11-22退役軍人的傷殘撫恤金停發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9挪用公款出納和會計分別承擔什么后果
2021-02-24雇工經營是雇傭關系嗎
2020-12-11房產證有時效嗎
2021-01-12停工留薪滿后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2超過勞動仲裁時效期間應如何主張權利
2021-01-11新型人身保險產品是重要的創新
2021-03-05司機肇事 車主擔責 保險公司付費
2021-01-12保險公司拒賠是否合理
2021-01-06投保企業財產保險綜合險的計算公式
2021-01-03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實施細則有什么內容
2021-03-12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標志管理工作
2021-03-23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從什么時候開始的
2020-12-24土地承包經營權人有哪些權利
2021-03-01交了土地出讓金后可以建房嗎
2020-11-09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明細是否能公開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