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判刑的時候,其實可以爭取一下緩刑。不過即使因為不滿足緩刑條件,而最終無法適用緩刑。但是在監獄服刑期間,只要滿足條件那么還是可以爭取減刑或者假釋。這兩者屬于對罪犯比較有利的制度,但不管是想要爭取減刑還是假釋,實際都是需要罪犯滿足了規定的條件才行,不然肯定就不會有這么好的機會。
而其中的假釋,就是指在服刑期間,因為罪犯表現良好,本身應該是在服刑完之后才能被釋放的,但因為滿足了法律中規定的條件,而可以提前釋放該罪犯。也就是允許這些滿足了條件的罪犯,提前出獄,早一日回歸社會。不過這與我們理解的真正的釋放還是有一定差異的,被提前釋放之后還有一個考驗期。考驗期間,一旦發現有什么違法犯罪情況,還是會被收監執行剩余的刑期。
我國《刑法》第八十一條中,就假釋的條件作出了明確的規定。而罪犯在監獄服刑期間,如果想要適用假釋的話,就必須要同時滿足規定的條件才行。
1、對象條件:
如果認為所有的罪犯都可以適用假釋的話,這樣的想法就是錯的。從刑罰上面來看,假釋僅僅針對的是被判有期徒刑與無期徒刑的罪犯。于是,如果罪犯是被判管制、拘役、死刑或者其他附加刑的話,則就是不滿足這里的對象條件。
但是,就被判有期徒刑和無期徒刑的罪犯來看,其中也有一定的限制。也就是說在這里如果又被認定為累犯,或者是因為犯故意殺人、強奸、搶劫行為、綁架他人、故意放火、爆炸、有預謀的投放危險物質或有組織的暴力性犯罪,被依法判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的罪犯,那么也是無法適用假釋。
2、實質要求:
在對象上面滿足了條件還不行,這只是適用假釋其中的一方面要求。另外,還要求罪犯在服刑期間是積極接受了教育改造、保質保量的完成勞動任務,有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的想法和決心,當然坐牢的時候還要嚴格遵守監獄方面的規定和紀律,對自己之前所犯的罪刑有悔改之心,同時自身也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其中,沒有再犯罪的危險,按照法律中的規定,這需要結合實際的一些情節、因素,綜合分析考慮之后,才能確認是否真的不再具有再次犯罪的可能。并不是罪犯簡單的說一句,以后自己不再做違法犯罪的事情,就可以確定其真的沒有再犯罪的可能。
格外:
(1)如果犯罪分子屬于未成年犯的話,則在適用緩刑的時候,往往不會卡的那么嚴,也就是說會適當的放寬條件限制。這其實也是針對未成年人犯罪的一種優待,畢竟未成年犯還小,主要還是以教育為主,而刑事處罰為輔。
(2)其次,要是經過認定,罪犯屬于共同犯罪當中的主犯或者構成慣犯(有多次犯罪記錄)、犯罪集團里面的首要分子、所犯之罪屬于危害國家安全的罪名另外罪刑達到了規定的嚴重程度,有以上這些情況的罪犯,實際也是不能適用假釋。
3、刑罰執行時間要求
罪犯要適用假釋的,必須是要服刑達到了一定期限,而不會是前腳剛進監獄,后腳就可以適用假釋,然后被提前釋放。結合《刑法》中的規定來看,要是罪犯被判有期徒刑的話,那么在適用緩刑之前,服刑時間必須要超過原判刑法的一半才行。但要是罪犯之前是被判無期徒刑的話,實際也要求先從無期徒刑減刑為有期徒刑之后,那么才有可能被假釋,其中就要求此時罪犯實際已經服刑超過13年的才行。
注意,要是罪犯實際存在比較特殊的情況,這個時候上報最高法,然后經過最高人民法院的核準之后,在適用假釋的時候,那么就可以不受上述服刑刑期的限制。
相關司法解釋中就這里的特殊情況作出了規定,主要就包括:罪犯在監獄坐牢期間有特別重大的發明創造、有重大立功的表現;服刑期間罪犯因為一些意外事件或者疾病,導致基本喪失了大部分的自由活動能力,而此時罪犯也具有一定的悔改表現,而被假釋之后基本也不會再出現危害社會的情況等等。
假釋的監督機關是誰
減刑假釋最新規定細則是怎樣的
假釋考驗期滿后發現漏罪怎么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村里簽的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17同一房屋先出租后抵押怎么辦
2021-01-29不動產登記機構應當履行什么職責
2021-02-14海事法院是否受理買賣合同糾紛
2021-01-13黑龍江省農村宅基地面積標準是多少
2021-02-25辦理撤消房產贈與手續需交稅嗎
2020-11-15董事監事是否屬于勞動關系
2021-02-23法定代表人能否與另外一個單位有勞動關系
2021-03-03轉正后辭退員工是否給賠償
2020-12-16拼裝的汽車發生交通事故由誰賠償
2021-02-07深圳補交社保勞動仲裁能補幾年
2021-02-04什么情況必須先經過勞動仲裁
2021-02-12保險單的法律效力有哪些
2021-01-27我所主任作為大連律協連任的金融保險法律專業委員會主任組織召開本屆委員會第一次全體委員工作會議
2020-11-28飛機行李延誤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1離婚后家庭財產險是否可以分割
2021-01-16變更保險合同程序怎么走
2020-12-30保險合同如何生效
2021-01-21人身保險種類有哪些
2021-01-12三類人身保險新型產品 購買時應注意事項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