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抵押物折抵借款是否有效
案件簡介:原、被告簽訂借款合同及抵押合同,雙方約定到期不能償還,以抵押物抵償銀行貸款。
2000年6月,某商城與銀行簽訂了三份借款合同,約定某商城向銀行借款共計4500萬元。合同簽訂后,雙方辦理了公證。之后銀行先后放款共計4500萬元,但為確保三份借款合同得以履行,雙方簽訂抵押合同,約定將商城名下房產進行抵押,擔保范圍為借款合同本息。同時約定在銀行貸款到期后,若借款人不能及時償還銀行貸款,愿將抵押物移交給銀行并接受強制執行。該《抵押合同》辦理了公證及房產抵押登記手續。
(案例索引:最高人民法院(2004)民二終字第154號)
裁判結果:抵押合同約定的未能清償借款,用抵押物折抵借款的內容無效,但不影響合同其他內容的效力。
我國《擔保法》及司法解釋規定,抵押合同雙方關于抵押物在履行期屆滿未能清償債務的,所有權轉移給債權人的約定是無效的,但該內容的無效不影響抵押合同其他部分內容的效力。故本案《抵押合同》第20條中關于抵押物所有權轉移的約定因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應屬無效。其余內容系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應為合法有效。
律師說法:流押條款的效力問題以及是否對抵押合同的效力產生影響。
在上述案件中,爭議的焦點在于抵押合同約定的未能清償借款,用抵押物折抵借款的內容是否有效的問題。我國法律規定抵押權,其目的在于保障債權人的債權能夠得以順利的實現,在現實生活中,抵押權也大量應用。然而抵押權的生效需要符合一定的條件,即動產抵押自抵押合同生效時生效,不動產抵押自登記時生效。而流押條款是指合同中當事人之間關于債務人屆期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或抵押權人有權直接取得抵押財產所有權的約定。流押條款可以說是債權實現最便利的方式,即你不還錢,東西就是我的。然而很多時候債權人往往就利用這一點,以自身存在的優勢地位加之債務人迫在眉睫的需求,損害債務人的合法權益。其目的不單單是為了保障債權得以實現,債權人往往是想通過債務人迫在眉睫的心態迫使其放棄自己的利益,從而使自己獲得更多的好處,這也是法律屢禁不止的原因。在本案中,銀行與該商城所訂立的抵押合同其中就包含了流押內容,即約定“在銀行貸款到期后,若借款人不能及時償還銀行貸款,愿將抵押物移交給銀行并接受強制執行”,這一約定明顯侵害了債務人商城的利益,應當為法律所禁止。但擔保法司法解釋同時規定,雖然約定借款到期未還,抵押物折抵借款的內容無效,但并不影響抵押合同其他部分內容的效力。因此,抵押合同內容有效,而銀行不能通過此種方式取得房產所有權,只能通過公開拍賣競價等方式,將上述房產轉化為資金,償還銀行債務。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如果自己欠了錢的話,一般情況是需要自己按照合同中的內容來確定金額的,不可以用抵押物來進行償還,這種情況到人民法院去也不會受到支持,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院手術可以非直系親屬簽字嗎
2021-01-15單位讓員工停職是什么意思
2020-11-27房地產股權收購稅費要怎么計算
2021-02-14股東不配合公司如何分立
2021-03-06專利證書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1-03-01車禍事故如何傷殘認定
2020-12-08駕校學車撞車要賠錢嗎
2020-12-16行政處罰最短要多長時間
2021-02-27離婚時能否要求男方歸還婚前借款
2020-11-18什么是非婚生子女?怎樣保護非婚生子女
2020-11-21沒有簽勞動合同申請勞動仲裁需要請律師嗎
2021-03-02虛假訴訟1萬元怎么判
2020-12-15辭退保姆說實話嗎
2020-11-22勞動爭議案件的舉證是如何的
2021-02-10勞動合同變更是怎么回事
2021-02-25用人單位調崗降薪合法嗎,怎么樣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020-12-29勞動調解應該去哪
2021-03-10煤火費勞動仲裁可追溯幾年
2021-02-11人身保險一般期限長嗎
2020-12-01人身保險合同中保險受益權的喪失的幾種情況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