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好地管理社會治安,維護社會的穩定,國家對一些器具實行管制,如刀、電棍等等,這些器具的生產、銷售都需要經過國家的許可,有些器具個人在外出時不能隨身攜帶。對于管制器具的管理,國家作了相關的規定,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管制器具管理條例全文是怎樣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管制器具管理條例
(征求意見稿)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立法宗旨)為了加強對管制器具的管理,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和公民合法權益,制定本條例。;(參照《管制刀具暫行規定》)
第二條 (適用范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管制器具的管理,適用本條例。國務院另有規定的,適用有關規定。(參照《槍法》)
第三條 (管制器具的分類)本條例所稱管制器具是指對社會治安秩序和公共安全構成危害,對公民合法權益和人身安全構成威脅,需要強制性管理的各類器器材、械具。主要包括限制生產類、限制持有類、限制攜帶類管制器具。
管制器具的分類和目錄由國務院公安部門確定并公布。(參照《危化條例》)
第四條 (管理原則)國家對限制生產、持有類管制器具的生產、持有實行特別許可制度。對限制攜帶類管制器具實行違規強制收繳制度。
第五條 (管理部門)公安部門負責對管制器具實施管理,并依照本規定負責許可證件的核發,持有情況登記和日常監督檢查。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負責依據公安部門核發的許可證件,核發相關營業執照,并監督管理管制器具的市場經營活動。
鐵路、民航、郵政、海關部門負責管制器具鐵路、航空運輸和郵寄、進出口的監督檢查。(參照《危化條例》)
第六條 (總體要求)嚴禁使用、攜帶管制器具危害社會治安秩序和公共安全,侵害他人的合法權益。
第二章 對限制生產類管制器具的管理
第七條(原則要求)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批準不得制造限制生產類管制器具。
第八條(資格認定)限制生產類管制器具的制造企業由國務院公安部門批準,并核發限制生產類管制器具制造許可證。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憑國務院公安部門核發的限制生產類管制器具生產許可證,核發營業執照。(參照《獵槍彈具管理辦法》)
第九條(質量要求)管制器具必須符合國家規定標準或行業標準。出廠的管制器具及其包裝上的標識,必須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的要求。
禁止不符合國家規定標準或行業標準的管制器具出廠。;(參照《獵槍彈具管理辦法》)
第十條(新產品的認定)限制生產類管制器具產品的研制生產,必須經國務院公安部門批準。(參照《獵槍彈具管理辦法》)
限制生產類管制器具樣品及其說明(名稱、規格、型號、用途、產量)必須送國務院公安部門備案。產品須標有商標和號碼;(順序號或批號)。
第十一條(生產企業管理要求)限制生產類管制器具生產單位應當如實記錄管制器具的產量、流向、儲存量,并采取必要的保安措施。發現被盜、丟失等情況時,應當立即向當地公安部門報告。
第十二條(銷售單位主體資格認定)限制生產類管制器具的銷售企業,由省級人民政府公安部門批準核發限制生產類管制器具銷售許可證,并報國務院公安部門備案。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憑省級人民政府公安部門核發的限制生產類管制器具銷售許可證,核發營業執照。(參照《危化條例》、《獵槍彈具管理辦法》)
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批準不得銷售限制生產類管制器具。
第十三條(銷售單位管理要求)限制生產類管制器具銷售企業應當經常核對管制器具的銷售情況。發現被盜、丟失等情況時,應當立即向當地公安部門報告。(參照《危化條例》)
第十四條(銷售對象管理要求)限制生產類管制器具銷售企業銷售管制器具時,應當查驗購買單位的購買憑證,并如實記錄購買單位的名稱、地址和購買人姓名、身份證號碼及所購買管制器具的品名、數量、用途。記錄應當至少保存1年。(參照《危化條例》)
嚴禁將限制生產類管制器具銷售給無銷售許可證或購買憑證的單位和個人。
第十五條(進出口要求)進口或出口限制生產類管制器具,必須經國務院公安部門批準,向外貿部門申領進口或出口貨物許可證,海關依法實行監管,憑進口或出口許可證查驗放行。(參照《民爆條例》)
為出口生產的限制生產類管制器具因故不能出口的,未經國務院公安部門批準不得在國內銷售。(參照《獵槍彈具管理辦法》)
第十六條 (購買要求)因工作需要購買限制生產類管制器具的單位,應當持單位介紹信和個人身份證明,向設區的市級公安部門提出申請,由設區的市級公安部門核發限制生產類管制器具購買憑證。購買限制生產類管制器具的單位憑購買憑證到有限制生產類管制器具銷售許可證的單位購買,并在購回后3日內到設區的市級公安部門登記備案。(參照《危化條例》)
第十七條 外國人購買限制生產類管制器具的,必須持縣以上人民政府外事主管部門或者接待單位行政主管部門出具的證明,向購買地省級公安部門申領限制生產類管制器具購買憑證。(參照《獵槍彈具管理辦法》)
第三章 對限制持有類管制器具的管理
第十八條 (原則要求)因生產、生活需要,經所在地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安部門批準,單位和個人可以持有限制持有類管制器具。
第十九條 (登記管理)單位和個人必須將所持有的限制持有類管制器具的品種、型號、數量如實向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公安部門登記。
第二十條 (管理要求)擁有限制持有類管制器具的單位,必須建立健全保管制度,加強對管制器具的管理和檢查。發現被盜、丟失等情況時,應當立即向當地公安部門報告。;(參照《管制刀具暫行規定》)
擁有限制持有類管制器具的個人,必須妥善保管,發現被盜、丟失等情況時,應當立即向當地公安部門報告。
第二十一條 (管理要求)不得出租、出借限制持有類管制器具。
第二十二條 (營業性活動管理)對以限制持有類管制器具為工具從事營業性活動的,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公安部門應當按照特種行業的要求實施管理。
第四章 對限制攜帶類管制器具的管理
第二十三條 (原則要求)未經批準,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攜帶管制器具進入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部門確定的限制區域。
第二十四條(公示要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部門確定的限制區域必須公告,并在進出區域的通道處設立明顯標記。
第二十五條 (特殊許可)因公務活動或生產、生活需要,確需攜帶管制器具進入限制區域的,必須事先報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部門批準。
第二十六條 (攜帶要求)嚴禁攜帶限制攜帶類管制器具進入車站、碼頭、機場、公園、商場、影劇院、展覽館或其他公共場所和乘坐汽車、火車、輪船、飛機。(參照《管制刀具暫行規定》)
第二十七條 (特殊要求)少數民族由于生活習慣需要佩帶管制器具的,由民族自治區制定管理辦法。少數民族使用的部分管制器具只準在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區、州、縣)銷售。;(參照《管制刀具暫行規定》)
第二十七條 (郵寄要求)因生產、生活需要郵寄管制器具的,必須事先征得郵政管理部門同意,嚴禁在郵件內夾帶管制器具。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二十八條 (非法生產、銷售管制器具的法律責任)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據各自職責予以關閉或者責令停產停業整頓,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5萬元以上的,并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或違法所得不足5萬元的,并處2萬元以上25萬元以下的罰款;觸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參照《危化條例》)
(一)未取得限制生產類管制器具生產許可證或者營業執照,擅自生產限制生產類管制器具的;
(二)未取得限制生產類管制器具銷售許可證或者營業執照,擅自銷售限制生產類管制器具的;
(三)限制生產類管制器具銷售單位向未取得生產許可證或者銷售許可證的單位購買限制生產類管制器具的;
(四)限制生產類管制器具生產單位向未取得限制生產類管制器具銷售許可證的單位銷售限制生產類管制器具的
;
(五)限制生產類管制器具銷售單位向個人和無購買證的單位銷售限制生產類管制器具的;
(六)限制生產類管制器具生產單位不如實記錄限制生產類管制器具的產量、流向、儲存量和用途,或者未采取必要的保安措施防止限制性生產類管制器具被盜、丟失,或者發現被盜、丟失后不立即向公安部門報告的;
(七)限制生產類管制器具銷售單位不如實記錄限制生產類管制器具購買單位的名稱、地址,購買人姓名、身份證號碼及所購限制生產類管制器具的品名、數量、用途,或者發現被盜、丟失后不立即向公安部門報告的。
第二十九條(非法郵寄、使用管制器具的法律責任)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部門沒收其管制器具,并處5百元以上2千元以下罰款;觸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參照《危化條例》)
(一)郵寄或者在郵件中夾帶管制器具的,或者將管制器具匿報、謊報為普通器具郵寄的;
(二)使用管制器具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
(三)限制生產類管制器具使用單位轉賣、出租、出借限制生產類管制器具,或者未及時到公安部門登記備案,以及限制生產類管制器具被盜、丟失后未及時向公安部門報告的。
第三十條 (非法攜帶管制器具的法律責任)在禁止攜帶限制攜帶類管制器具的區域、場所攜帶限制攜帶類管制器具的,由公安部門沒收其攜帶的管制器具,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處罰;觸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一條 利用管制器具進行破壞活動或者有意傷害他人,由公安部門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處罰;觸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二條 (違法行政的法律責任)對管制器具依法實施監督管理的有關部門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參照《槍法》)
(一)違法發給管制器具管理證件的;
(二)將沒收的管制器具據為己有的;
(三)不履行管制器具管理職責,造成后果的。
第六章 附 則
第三十三條 (補辦手續規定)本條例公布前,已經從事生產、銷售限制生產類管制器具的單位,沒有辦理生產、銷售許可的,應當依照本條例規定,在本條例施行之日起六個月內辦理許可手續。
對已經使用限制生產類管制器具的單位,沒有到縣級公安部門辦理登記備案的,應當依照本條例規定在本條例施行之日起三個月內到縣級公安部門進行登記備案;對已經持有限制生產類管制器具的個人,應當在本條例施行之日起一個月內主動把管制器具上交縣級公安部門。(參照《民爆條例》)
第三十四條 (授權規定)對生產、銷售限制生產類管制器具進行審批許可,并實施監督管理的國務院公安部門,應當根據本條例的規定制定并公布有關許可的條件、期限和程序。
限制生產類管制器具的生產、銷售許可證和購買憑證式樣及其申領辦法由國務院公安部門制定。
第三十五條(管制器具認定)國務院公安部門或其委托的部門負責管理器具的認定。
第三十六條 (主要零部件管理)生產、銷售限制生產類管制器具的主要零件,適用本條例有關規定。
第三十七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條例的規定制定實施細則,并向國務院公安部門備案。
第三十八條 (實施時間) 本條例自2004年 月 日起施行。
管制器具在社會有一定的危險性,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于制造暴力事件等,為了更好地查清責任人,并維護社會的穩定,國家規定了管制器具的銷售和生產要取得許可證,日常生活中,管制器具如果丟失,應及時報告給公安部門,否則會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
被判管制怎么執行?
管制拘役的期限分別是多久
被判管制有案底嗎,適用管制是否有案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為人故意在高空拋物的會構成犯罪嗎
2021-02-06交通事故死亡索賠訴訟要什么時候起訴
2021-01-14責任認定書屬于結案嗎
2020-11-22擔保合同關系能否主張侵權責任
2021-03-01失信人員名單多久撤銷
2021-01-13房屋交易中介騙招有幾多?
2021-01-29公租房戶口在有居住權嗎
2021-01-27勞動爭議案中的管轄法院是如何確定的
2021-01-27用房屋擔保借款,是否享有抵押權
2021-02-23被派遣的員工與用工單位的人算是同工同酬嗎
2021-02-03精神病人意外死亡保險公司賠付多少
2020-12-12平安意外險理賠時間需要多久
2020-12-12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注意什么
2020-11-22綿陽居民保險報銷比例
2020-11-28運輸工具保險的險種
2020-12-09農村拆遷補償,宅基地和房屋是分開補償嗎
2021-02-06拆遷沒有房產證怎么辦
2021-03-07拆遷企業由誰選擇評估公司
2020-11-25宅基地拆遷補償包括哪些具體的內容
2020-12-20國有及農村土地征地拆遷補償費有哪些,應該歸誰所有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