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發生工傷如何處理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應當通過雙方當事人平等協商,訂立書面形式的勞動合同來建立。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沒有書面的勞動合同的存在,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之間就無勞動關系存在。合同法上有通過“默示”視為同意而訂立的合同,在勞動過程中,對通過默示的方式已經成立的事實上的勞動關系應予以承認,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也應受到保護。
在工作中負傷的,因此應認定為工傷,用人單位應承擔因工傷造成的經濟損失。
二、工傷可享受哪些待遇
1、工傷的認定:根據《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1996)規定,職工由于從事本單位日常生產、工作或者本單位負責人臨時指定的工作而負傷、致殘、死亡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2、工傷認定程序:企業應當自工傷事故發生之日起,15日內向當地勞動行政部門提出工傷報告。工傷職工或其親屬應當自工傷事故發生之日起15日內向當地勞動行政部門提出工傷保險待遇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申請期限可延長30日。
工傷職工本人或者其親屬沒有可能提出申請的,可以由本企業工會組織代表工傷職工提出待遇申請。職工待遇申請應當經企業簽字后報送。企業不簽字的,工傷職工或其親屬可以直接報送。勞動行政部門接到職工的工傷保險待遇申請后,應當組織工傷保險經辦機構進行取證,在7日內作出是否認定為工傷的決定,特殊情況下可以延長,但不超過30日。
3、工傷醫療待遇:職工因工負傷治療,享受工傷醫療待遇。工傷職工治療工傷所需的掛號費、住院費、醫療費、藥費、就醫路費全額報銷。工傷職工需要住院治療的,按照當地因公出差伙食補助標準的2/3發給住院伙食補助費,經批準轉外地治療的,所需交通、食宿費用按照本企業職工因公出差標準報銷。
4、住院期間工資問題:職工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接受治療的,實行工傷醫療期。工傷職工在工傷醫療期內停發工資,改為按月發給工傷津貼。工傷津貼標準相當于工傷職工本人受傷前12個月平均工資收入。
工傷是勞動者在工作中不愿意發生,卻往往會發生的情形。若此時勞動者與單位之間還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的話,可能勞動者就會比較苦惱,不清楚這個時候自己應該怎么辦。另外,在實務中,不少人還會有這樣的疑惑,不知道對于工傷的情況,自己可不可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其實,對于這個問題還需要結合具體的案情具體去分析。
2020年最新十級工傷賠償標準的有關規定
2020最新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準
2020最新八級工傷傷殘鑒定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是治療終結后訴訟嗎
2021-03-02違法運營行政處罰后多久可以訴訟
2021-02-01翻墻上網是違法行為嗎
2021-02-17在先債權能否對抗已登記的物權
2021-02-21合同內容要與發票內容一致嗎
2021-01-28夫妻離婚了祖父母擁有對孩子的探視權嗎
2020-11-20離婚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28同居關系子女撫養糾紛起訴狀怎么寫
2020-11-11房產抵押擔保未經登記如何認定
2021-03-17委托協議如何終止
2020-11-21可撤銷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2農村老人去世后,其拆遷安置房子女該如何分配
2021-01-24立案前轉移財產的,財產能被執行嗎
2021-02-23學生在體育課上受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3為什么集資房不可以抵押貸款
2021-03-17公房承租人對合用部位產生糾紛,如何處理
2020-12-31裁員補償標準怎么算
2020-11-12未轉移所有權的機動車發生事故由誰賠償
2021-03-15空難后保險應該怎樣理賠
2020-11-29意外死亡賠償協議書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