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籍是自然人隸屬于一個國家的法律資格與身份,是連結國內法與國際法的紐帶.近年來,在全球化的驅動下,國際社會逐漸對雙重國籍采取寬容的態度,很多國家和地區紛紛修改完善國籍法,核心是承認或接受雙重國籍,開始松動擁有國籍即享有公民權原則,以追求和實現本國利益的最大化。
第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取得、喪失和恢復,都適用本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的人都具有中國國籍。
第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承認中國公民具有雙重國籍。
第四條 父母雙方或一方為中國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國,具有中國國籍。
第五條 父母雙方或一方為中國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國,具有中國國籍;但父母雙方或一方為中國公民并定居在外國,本人出生時即具有外國國籍的,不具有中國國籍。
第六條 父母無國籍或國籍不明,定居在中國,本人出生在中國,具有中國國籍。
第七條 外國人或無國籍人,愿意遵守中國憲法和法律,并具有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經申請批準加入中國國籍:
一、中國人的近親屬;
二、定居在中國的;
三、有其它正當理由。
第八條 申請加入中國國籍獲得批準的,即取得中國國籍;被批準加入中國國籍的,不得再保留外國國籍。
第九條 定居外國的中國公民,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國國籍的,即自動喪失中國國籍。
第十條 中國公民具有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經申請批準退出中國國籍:
一、外國人的近親屬;
二、定居在外國的;
三、有其它正當理由。
第十一條 申請退出中國國籍獲得批準的,即喪失中國國籍。
第十二條 國家工作人員和現役軍人,不得退出中國國籍。
第十三條 曾有過中國國籍的外國人,具有正當理由,可以申請恢復中國國籍;被批準恢復中國國籍的,不得再保留外國國籍。
第十四條 中國國籍的取得、喪失和恢復,除第九條規定的以外,必須辦理申請手續。未滿十八周歲的人,可由其父母或其他法定代理人代為辦理申請。
第十五條 受理國籍申請的機關,在國內為當地市、縣公安局,在國外為中國外交代表機關和領事機關。
第十六條 加入、退出和恢復中國國籍的申請,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審批。經批準的,由公安部發給證書。
第十七條 本法公布前,已經取得中國國籍的或已經喪失中國國籍的,繼續有效。
第十八條 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我國施行了近30年的存在許多與國際形勢、國家利益不協調的地方,需要進行修改和完善.改革的可行方案是有步驟地漸進推進務實靈活的雙重國籍政策,將一定的注意力投向擁有國籍與享有公民權相脫離的可能性,最大限度地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尊重和保護國籍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體工商戶年檢步驟是什么
2020-12-27車禍后受傷什么情況需賠償護理費
2021-01-09交通事故全責賠償和標準
2021-03-15勞務合同中的免責協議有效嗎
2020-11-22房屋賣了又辦理抵押是否可以強制執行
2021-01-03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可以提高注冊資本嗎
2021-03-13買房定金是否能退回
2020-12-24什么是房屋中介,房屋中介費應該給多少
2021-01-18公司依勞動合同調整工作崗位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1-01-09連續工作滿十年中連續的理解
2021-02-17公司無故調崗降薪怎么辦
2021-01-30調解委員會調解時間和次數有限制嗎,有什么作用
2021-02-01意外險的責任期限和保險期限有區別嗎
2021-03-12陸上運輸貨物保險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7人身保險糾紛的解決途徑有哪些
2020-12-25保險產品誰打造
2021-01-27保險公司夸大保險保障范圍如何處理
2021-03-01網絡投保的銷售情況是怎樣的
2020-12-28辭職后保險怎么處理
2020-11-20農村開荒地能不能建房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