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沒有簽訂勞動合同,按照新勞動合同法的規定,是否就必須得賠償勞動者雙倍工資答案是不一定。
昨日,成都中院對外公布一起由檢察機關抗訴因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而引發的要求雙倍賠付工資的勞動爭議糾紛案。中院認為,用人單位并不存在惡意和過錯,導致雙方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確系員工個人原因所致,因此終審判決維持基層法院的民事判決,駁回何某要求公司支付雙倍工資共2.4萬元及解除勞動合同的補償金4800元的訴訟請求。
案件回放
員工沒簽勞動合同
索賠雙倍工資被駁回
2008年11月,何某到一家公司工作,公司為員工辦理了社保等,并派人通知員工簽訂勞動合同。何某在多數員工與公司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情況下,既未與公司簽訂勞動合同,也未明確表示拒簽。次年2月底,何某在結清工資后離開公司。之后,何某提起訴訟,要求公司支付雙倍工資共2.4萬元及解除勞動合同的補償金4800元。
一審法院認為,該公司已按照《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通知何某及其他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而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后果系何某個人原因所致,用人單位對此并無過錯。且何某在庭審中也未提供證據證明被告公司解除其勞動關系,應視為自動離職,依法駁回了何某上述訴訟請求。
判決生效后,何某不服,向檢察機關申訴并通過檢察機關提起抗訴。“勞動者不與用人單位簽訂書面勞動合同不是用人單位免除其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法律責任的理由。只要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個月起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合同的情形出現,用人單位就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即支付雙倍工資。”何某說。
成都中院在再審過程中,當事人對原審認定的事實并無異議,但對用人單位是否應支付雙倍工資這一焦點問題持截然相反的意見。最終,法院終審還是維持了原一審法院的判決。
法官說法
用人單位并未拒簽合同
不需賠付雙倍工資
成都中院承辦該案的主審法官解釋,現在社會上流傳“只要不簽書面勞動合同,老板肯定要賠雙倍工資”這一說法,實際上是對新《勞動合同法》的一種誤讀。
“新《勞動合同法》第82條關于用人單位拒簽書面勞動合同應當賠付雙倍工資的規定,旨在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督促用人單位盡快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法官說,因此,適用雙倍工資賠付責任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是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沒有簽訂書面合同,二是沒有簽訂書面合同應歸咎于用人單位。
就本案而言,公司方提供的會議紀要,證人證言以及與其他勞動者簽訂的書面合同等一系列證據能夠證實,該公司有積極主動與何某簽訂書面合同的意思并且何某受領了該意思,公司并不存在不簽合同的主觀故意,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責任在何某,故其主張未簽訂勞動合同就應支付雙倍工資的訴請不應得到支持。
承辦法官還表示,勞動者主觀上不愿并以實際行動拒絕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時,《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賦予并提倡用人單位終止勞動關系的權利,以避免事后雙方口說無憑而扯皮。勞動者也應嚴格遵守法律規定,若產生建立用工關系起拖滿一個月,必然獲得雙倍工資,只要一離開該單位,立馬以此索要雙倍工資的想法,將違反誠實信用原則,實屬欺詐、“碰瓷”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本人現執業于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研究生學歷,有著豐富的辦案經驗,經辦過很多的民事糾紛,包括經濟合同糾紛、民間借貸糾紛、勞動糾紛、婚姻繼承、交通事故糾紛。在刑事辯護領域,也取得了很多的取保候審,緩刑,罪輕辯護等成功的案例。本人有著扎實的理論基礎,積累了豐富的辦案經驗和法律實務經驗,工作中有著高度的責任感,為客戶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努力為客戶解決問題,不讓客戶多花一分冤枉錢!目前,張留紅律師有固定的合作團隊,在辦案過程可以利用一切資源為客戶尋求真正具有建設性的解決方案,真正做到了只要客戶委托了我們團隊的任一個律師就相當于擁有了本團隊全部律師資源,可以得到所有團隊律師的幫助,從而使客戶的合法利益最大化。
如何判斷財產屬于夫妻共同財產與個人財產
2021-01-21法律規定拘役是否是刑罰
2021-01-15看守所非直系親屬能探望嗎
2021-01-08交通肇事如何賠償
2020-12-24小區改造造成個人財產損失怎么辦
2021-01-11撫養權變更有期限嗎
2021-02-23轉繼承效力如何規定
2020-12-12口頭協議和合同哪個會更好
2020-12-19代被保人簽字投保是否合法
2020-12-05委托律師代理合同怎么簽
2021-02-06房產證有時效嗎
2021-01-12勞動合同終止包括幾種情況
2021-01-11競業限制不限地域是否違法
2020-12-26飛機延誤險的具體規定是如何的
2020-12-31保險合同變更的效力是怎么樣的
2020-12-19重疾險應該怎么買
2021-02-04學生溜出校園被車撞身亡 “校方責任保險”應否理賠?
2021-02-03酒后駕駛把車碰了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14保險公司倒閉了保險怎么辦
2021-01-13怎樣選擇保險公司和保險代理人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