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檢察機關不予批捕后怎么處理?
根據《刑訴法》,有以下兩種情況:
1、對于不批準逮捕的,人民檢察院應當說明理由,需要補充偵查的,應當同時通知公安機關。
2、人民檢察院不批準逮捕的,公安機關應當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釋放,并且將執行情況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對于需要繼續偵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條件的,依法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二、對批捕后的犯罪嫌疑人,應當做些什么?
1、 公安機關逮捕人的時候,必須出示逮捕證。
逮捕后,應當立即將被逮捕人送看守所羈押。除無法通知的以外,應當在逮捕后24小時以內,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屬。
2、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對于各自決定逮捕的人,公安機關對于經人民檢察院批準逮捕的人,都必須在逮捕后的24小時以內進行訊問。在發現不應當逮捕的時候,必須立即釋放,發給釋放證明。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人民檢察院仍應當對羈押的必要性進行審查。對不需要繼續羈押的,應當建議予以釋放或者變更強制措施。有關機關應當在10日以內將處理情況通知人民檢察院。
4、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如果發現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強制措施不當的,應當及時撤銷或者變更。公安機關釋放被逮捕的人或者變更逮捕措施的,應當通知原批準的人民檢察院。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辯護人有權申請變更強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收到申請后,應當在三日以內作出決定;不同意變更強制措施的,應當告知申請人,并說明不同意的理由。
6、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羈押的案件,不能在規定的偵查羈押、審查起訴、一審、二審期限內辦結的,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予以釋放;需要繼續查證、審理的,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7、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被采取強制措施(包括逮捕)法定期限屆滿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予以釋放、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或者依法變更強制措施。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辯護人對于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采取強制措施法定期限屆滿的,有權要求解除強制措施。
在司法實踐中,檢察機關在同意批捕之前,需要對相關情況進行認定,一般是對公安機關提交的相關犯罪事實和犯罪證據進行審查認定,如果發現犯罪事實不符合批捕的條件的,則需要退回公安機關來進行補充偵查,目的在于進一步對犯罪事實進行認定。
不予批捕是否等同于不予起訴
刑事案件補充偵查有哪些規定?
檢察院退回補充偵查2次后會被起訴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侵犯人身權的刑事賠償范圍
2021-02-22交通事故案件訴訟保全是否可以扣押
2021-03-12公司法司法解釋三是如何規定股東抽逃出資的
2021-01-21倒賣課程多少算侵權
2021-03-21交強險對死亡事故是否應該追加責任險
2020-12-15合同格式條款的優點是什么
2020-12-28交通事故私了后可不可以繼續要求賠償
2021-02-07因是否存在勞動關系發生爭議,由誰承擔舉證責任
2021-02-22什么是合同債務轉移,合同債務轉移需要哪些條件
2021-03-13擔保合同中質物滅失怎么辦
2021-01-08虛構事實的合同有效嗎
2021-03-10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有哪些職責
2020-11-10小產權房的物權轉移的生效要件是什么
2021-02-13競業限制協議單位沒有蓋章有效嗎
2020-12-18什么情況下勞動仲裁支持經濟補償金
2020-11-21離婚如何分割人壽保險金
2020-11-16壽險合同成立之后能否變更
2021-01-04人身保險可以退保嗎
2020-12-12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
2020-11-09海上保險合同保險標的規定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