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監視居住的申請時間是在什么時候?
監視居住分別由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決定,并經本機關負責人批準,由公安機關執行,監視居住最長時間不超過6個月。嫌疑人的代理律師申請監視居住,應該在嫌疑人被采取強制措施之后,在提起公訴之前。
監視居住分別由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決定,并經本機關負責人批準,由公安機關執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七條的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對犯罪嫌疑人監視居住,辦案部門應當制作《呈請監視居住報告書》,并附有關材料,報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呈請監視居住報告書》內容包括:簡要案情及立案情況,擬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及其涉嫌犯罪的情況,擬監視居住的理由,擬監視居住的地點,決定監視居住的法律依據等。
二、哪些情況下可以申請監視居住?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符合逮捕條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監視居住:
1、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2、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3、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養人;
4、因為案件的特殊情況或者辦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監視居住措施更為適宜的;
5、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監視居住措施的。
監視居住應當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處執行;無固定住處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執行。按照刑訴法的規定,被監視居住者其人身自由受到嚴格限制。
三、嫌疑人監視居住期間要遵守哪些規定?
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遵守以下規定:
1、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離開執行監視居住的處所;
2、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會見他人或者通信;
3、在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
4、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擾證人作證;
5、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
6、將護照等出入境證件、身份證件、駕駛證件交執行機關保存。
綜上所述,刑事案件嫌疑人被辦案機關控制后,如果符合條件,可以申請監視居住,對于嫌疑人來說,比被逮捕要好些。如果是代理律師提出申請,應該把握好時機,在刑拘后盡快準備,一旦被執行逮捕,再去申請就存在難度。在監視居住期間,嫌疑人不得擅自離開。
監視居住期滿后怎么處理
可以在監視居住期間會見律師嗎?
監視居住的期限一般是多久,適用條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黨紀處分申訴期限如何規定的
2021-01-13參與眾籌能不能作為消費者投訴
2020-12-24口頭約定產生糾紛是否屬于合同糾紛
2021-02-14企業承包經營合同
2020-11-29如何申請財產保全
2020-12-05哪些霸王條款購房時應該注意
2021-01-24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實施細則是怎樣的
2021-02-24飯店試用期十天不給工資合法嗎
2020-12-26用人單位單方面調崗降薪勞動者如何應對?
2021-02-28用人單位不依法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和經濟補償的,應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2021-03-01轉正后辭退員工是否給賠償
2020-12-16離職工傷員工的后續治療費誰付
2021-03-22商場未盡保障義務是否應當賠償
2021-02-05變更受益人要經被保險人同意嗎,購買壽險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04訴訟財產保全責任保險的意義及完善建議
2020-11-22國內貨物運輸保險條款
2021-03-20機動車輛第三者責任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16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申請書怎么寫
2020-12-07外貿保險單背書
2020-12-15沒有貨運資格證發生事故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