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保證合同保證期間債權人與債務人未經保證人同意變更主合同,保證人免責嗎
《擔保法》第24條規定“債權人與債務人協議變更主合同的,應當取得保證人的書面同意,未經保證人書面同意的,保證人不再承擔保證責任。保證合同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
二、做保證人有什么風險
保證人在保證合同規定的保證范圍內承擔保證責任,一旦債務人無法承擔自己的義務,保證人在其保證責任范圍內有義務替債務人向債權人償還債務。
根據保證方式不同,一般保證人和保證人(連帶保證人)承擔的風險不同。
一般保證人享有先訴抗辯權,也就說如果債務人不履行債務,債權人不能立即要求一般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必須是在主合同依法審判或仲裁后,確認債務人依法強制執行仍不能履行債務的前提下才行。
而連帶責任保證人,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保證人則不享有該權利,債權人可以直接向連帶責任保證人追償。
三、保證合同不成立的情況有哪些
(一)主合同未成立或未生效。簽保證合同的目的就是為了確保主合同能夠順利的執行,若主合同本身因為某些原因,沒有成立或尚未生效,那么作為從屬的保證合同自然無效。
(二)主合同有效,但保證人資格不具備。法律明文規定以下身份的人不能作為但保人,即使簽訂但保合同也是無效的:
1、國家機關不得為擔保人。
2、學校、幼兒園、醫院等以公益為目的的事業單位不得為擔保人。
3、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職能部門未經法人授權不得為擔保人,否則,擔保合同無效。
4、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不得為擔保人。
5、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所提供的擔保,非為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或事后追認,則擔保不生效力。
6、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其他組織的負責人超越權限訂立的擔保合同,若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超越權限,則擔保合同無效。否則,擔保合同有效。
(三)但保人、債務人和債權人中有兩方合伙,欺詐另一方的,合同無效。《擔保法》第三十條第二項的規定,“主合同債權人采取欺詐、脅迫等手段,使保證人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提供保證的”,保證合同無效。
(四)違反國家法律法規,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方利益的,合同無效。無論是哪一類型的合同,都不能損害國家、集體或他人的利益,否則無效。
如果在保證合同保證期間債權人與債務人未經保證人同意變更主合同,而且保證人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保證人是免責的。但是作為保證人,在進行擔保最好與債務人和債權人簽訂好免責條約,以免出現了責任保證人來承擔。但是如果在債務糾紛中沒辦法解決這類問題,可以在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抵押債務移轉是否需要抵押人同意
2020-12-17常見交通違法處罰新規
2020-12-19買賣婚姻女方單方離婚怎么離
2021-02-03按揭房二次抵押最長多久
2020-12-14房產抵押程序
2020-12-26再審時變更訴訟請求怎樣進行
2020-11-16雇傭關系傷者主動放棄治療還要賠償嗎
2021-01-15退休人員喪葬費領取程序有哪些
2021-02-03代替打印的遺囑是否有效
2021-01-15不激納養老金是否屬勞動爭議
2021-03-04交通意外責任如何劃分
2020-12-18個人人身意外保險的保額有上限規定嗎
2021-01-23什么是產品責任險?
2021-03-09保險理賠誤工需要打工資流水嗎
2021-03-24交強險條例第六條怎么解釋
2020-12-26農村開荒地能不能建房
2020-12-21二手土地轉讓稅費怎么算
2020-11-12工業土地轉讓流程
2021-03-07營業房遇拆遷,租戶怎么補償
2021-01-032020年農村危房改造的補貼政策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