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訴訟法規定不予批捕情形有什么?
1、檢察院應當不予逮捕的情形:不符合逮捕條件的;具有刑訴法第15條規定的情形之一的。
2、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行較輕,且沒有其他重大犯罪嫌疑,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作出不批準逮捕的決定或者不予逮捕:
(1)屬于預備犯、中止犯、防衛過當、避險過當的;
(2)主觀惡性較小的初犯,共同犯罪中的從犯,脅從犯,犯罪后自首、有立功表現或者積極退臟、賠償損失、確有悔罪表現的。
(3)過失犯罪的犯罪嫌疑人,犯罪后有悔罪表現,有效控制損失或者積極賠償損失的;
(4)犯罪嫌疑人與被害人雙方根據形式訴訟法的有關規定達成和解協議,經審查,認為和解協議系自愿、合法且已經履行或者提供擔保的;
(5)犯罪嫌疑人系已滿14周歲未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或者在校學生,本人有悔罪表現,其家庭、學校或者所在社區、居委會、村委會具備監護、幫教條件的;
(6)年滿75周歲以上的老年人。
二、對犯罪嫌疑人逮捕的條件有哪些?
1、證據要件: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
2、刑罰要件: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
3、社會危險性要件:采取取保候審尚不足以防止發生下列社會危險性的:
(1)可能實施新的犯罪的,即犯罪嫌疑人多次作案、連續作案、流竄作案,其主觀惡性、犯罪習性表明其可能實施新的犯罪,以及有一定證據證明犯罪嫌疑人已經開始策劃、預備實施犯罪的;
(2)有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會秩序的現實危險的,即有一定證據證明或有跡象表明犯罪嫌疑人在案發前或者案發后正在積極策劃、組織或者預備實施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會秩序的重大違法犯罪行為的;
(3)可能毀滅、偽造證據,干擾證人作證或者串供的,即有一定證據證明或者有跡象表明犯罪嫌疑人在歸案前或者歸案后已經著手實施或者企圖實施毀滅、偽造證據,干擾證人作證或者串供行為的;
綜上所述,我國刑事訴訟法中有專門的章節對刑事強制措施作出規定,其中包括逮捕相關條款。其明確規定了不予逮捕的情形,檢察院認定不符合逮捕要件,或者犯罪嫌疑人有犯罪事實但是情節輕微,社會危害小的,可以不逮捕而采取別的強制措施。
取保候審變更為逮捕的條件是什么
逮捕時限規定的是多久
監視居住后還會逮捕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行政許可的監督與責任
2021-03-05醫療事故訴訟流程詳解
2021-02-15大一新生體測身亡,學生身亡學校是否有責任
2021-03-05財產損害賠償的侵權行為
2021-03-03公證在擔保法中的效力
2021-03-19資產的變現能力叫做什么
2021-01-07企業融資方式怎么規定
2020-12-19公司注銷商標是否無效
2020-11-12不動產證的房子可以買賣嗎
2020-12-19新三板定向增發涉及哪些制度問題
2021-03-13監護人有權查看被監護人隱私嗎
2020-12-02夫妻二人離婚后奶奶有探視權嗎
2021-01-21脅迫結婚的應怎么離婚
2021-02-10老人財產歸誰就誰贍養嗎
2021-03-09仲裁制度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2021-03-08人身損害賠償怎么計算
2020-11-22工程嚴重延期是否可以不履行合同
2021-03-09玻璃窗意外掉落砸死男童,誰來負責
2021-01-20小孩在超市受傷責任在誰?如何適用法律
2021-01-13怎么區分婚前財產和婚后財產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