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呈請監視居住的程序是怎樣的?
呈請監視居住的程序主要是:
(一)呈批。
對犯罪嫌疑人監視居住,辦案部門應當制作《呈請監視居住報告書》,并附有關材料,報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冻收埍O視居住報告書》內容包括:簡要案情及立案情況,擬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及其涉嫌犯罪的情況,擬監視居住的理由,擬監視居住的地點,決定監視居住的法律依據等。
(二)批準。
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監視居住的,辦案部門制作《監視居住決定書》和《監視居住執行通知書》。
(三)監視居住執行地點。
監視居住應當在以下地點執行:
1、固定住處。指犯罪嫌疑人在辦案機關所在的市、縣內生活的合法住處。對犯罪嫌疑人監視居住的,如果犯罪嫌疑人有固定住處,應當在犯罪嫌疑人的住處執行,不得另行指定執行場所。但是,對案情特殊,不宜在犯罪嫌疑人的固定住處執行的,經地市級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可以為其指定臨時住處執行。
2、指定居所。指公安機關根據案件情況,對沒有固定住處的犯罪嫌疑人,在辦案機關所在的市、縣內為其指定的生活居所。如果犯罪嫌疑人沒有固定住處,應當在指定的居所執行。
3、公安機關不得建立專門的監視居住場所,對犯罪嫌疑人變相羈押。嚴禁在公安機關辦案場所、辦公場所或者賓館、酒店、招待所等其他場所執行監視居住。
(四)宣布監視居住。
公安機關向犯罪嫌疑人宣布監視居住,應當由二名以上偵查人員進行。宣布監視居住時,偵查人員應當表明執法身份,向犯罪嫌疑人宣讀并送達《監視居住決定書》,責令其在《監視居住決定書》副本上簽名(蓋章)、捺指印,副本存入訴訟卷。
偵查人員應當向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宣布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1、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離開住處,無固定住處的,未經批準不得離開指定的居所;
2、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會見共同居住人及其聘請的律師以外的其他人;
3、在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
4、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擾證人作證;
5、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
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在監視居住期間,公安機關根據案情需要,可以暫扣其身份證件、機動車(船)駕駛證件。
(五)交付執行。
偵查人員應當將被監視居住人帶至其住處或者指定的居所所在地的派出所執行,將《監視居住執行通知書》和有關材料送達執行的派出所,副本由派出所簽收,偵查終結時存入訴訟卷。
公安機關收到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有關決定監視居住的法律文書和材料后,應當立即交由犯罪嫌疑人住處或者居所地的縣級公安機關執行。負責執行的縣級公安機關應當在二十四小時以內,核實被監視居住人的身份和住處或者居所,報告縣級公安機關負責人后,通知被監視居住人住處或者居所地的派出所執行。
(六)備案。
辦案部門應當在監視居住實施后一小時內通過電話、傳真、網上督察系統以及直接送達法律文書復印件等形式,將被監視居住人的姓名、年齡、性別、涉嫌犯罪的行為、實施時間、實施監視居住后涉案人員所在的地點及辦案單位和主辦民警等情況報本級公安機關警務督察部門備案。
(七)監督考察。
1、執行監視居住的派出所應當指定民警具體負責監視居住對象的監督、考察工作,并履行下列職責:
(1)監督、考察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有關規定;
(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反應當遵守的規定,應當及時告知原決定機關;
(3)監視居住期限屆滿十五日前,通知原決定機關;
2、執行監視居住的派出所應當依照有關規定采集、錄入有關信息。
3、被監視居住人有正當理由要求離開住處或者指定的居所的,負責執行的派出所應當報經縣級公安機關批準。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決定監視居住的,公安機關在作出決定前,應當征得原決定機關同意。
4、執行監視居住的派出所應當將監視居住的執行情況報告所屬縣級公安機關通知決定監視居住的機關。
5、監視居住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七)監視居住后案件的辦理。
1、在監視居住期間,公安機關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
2、對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應當根據案情變化及時解除監視居住或者變更強制措施。
3、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違反應當遵守的規定,情節嚴重的,應當提請批準逮捕。
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違反應當遵守的規定,尚未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4、符合移送審查起訴條件的,決定機關應當及時向人民檢察院移送審查起訴。
(八)解除監視居住。
1、解除條件。發現不應當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責任或者監視居住期限屆滿的,應當及時解除監視居住。
2、解除程序。解除對犯罪嫌疑人監視居住的,應當依照以下規定辦理,但變更為拘留、逮捕的,原監視居住自動解除,不再辦理解除手續。
(1)呈批。對犯罪嫌疑人解除監視居住,辦案部門應當制作《呈請解除監視居住報告書》,報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冻收埥獬O視居住報告書》內容包括:簡要案情及立案情況,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基本情況,擬解除監視居住的理由,決定解除監視居住的法律依據等。
(2)批準。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辦案部門制作《解除監視居住決定書》、《解除監視居住通知書》。
(3)送達。偵查人員應當將《解除監視居住決定書》和《解除監視居住通知書》交執行機關。執行機關收到決定機關的《解除監視居住決定書》或者變更強制措施的通知后,應當立即執行,并將執行情況及時通知決定機關。
執行機關或者執行的派出所應當將《解除監視居住決定書》送達被監視居住人,讓其在副本上簽名(蓋章)、捺指印,填寫收到日期。執行機關應當將《解除監視居住決定書》副本退回決定解除監視居住的機關,由決定機關存入訴訟卷。
綜上所述,國家處理社會案件的機關在面對某些具備特殊情況且符合法律對監視居住限制資格的條件,就可以在接受當事人申請的前提下請求相應的機關作出批準的決定,但是得到監視居住許可的罪犯仍然需要在指定的地點生活并且接受隨時的監督。
違反監視居住規定有什么后果?
監視居住是否可以折抵刑期?
可以在監視居住期間會見律師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補償協議公證書的法律效力是怎樣的
2021-03-07個人貸款的年齡限制是多少
2020-11-13交通事故賠償款對方不給怎么辦
2021-01-12房產多次抵押逾期后如何處理
2021-01-26房產抵押后法院還可以凍結嗎
2021-02-28商務部有關負責人談《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
2021-01-27繳納住房公積金是不是單位的職責
2020-12-19如何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14在哪些情形下勞動合同將會終止效力
2021-02-12200元意外險賠償標準
2020-12-21患白血病遭保險公司拒賠
2021-03-17車出車禍保險怎么賠償
2021-03-20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無效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2021-03-03農民如何在征地中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征地流程有哪些拆遷補償項目
2020-11-17拆遷安置房面積如何算的
2021-03-04眉山農村房屋拆遷補償
2021-02-19湖北省鄉村土地拆遷補償標準
2020-11-13法院能否對被執行人家庭成員拆遷補償款一并凍結扣收
2021-03-19拆遷安置房戶主可以作主出賣嗎
2021-01-29拆遷房屋產權置換標準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