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取保候審一樣,監視居住也是屬于《刑事訴訟法》中規定的刑事強制措施之一,監視居住中還包括了指定居所監視居住,而無論是什么樣的情況下,監視居住都是有期限限制的,否則的話就會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利益造成損害。那到底監視居住最長時間是多久呢?律霸為您做詳細解答。
一、監視居住最長時間是多久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51條第2款規定,監視居住由公安機關執行。如果發現有違反應遵守的規定的,應及時報告監視居住決定機關,以便考慮是否變更強制措施。
1、根據《刑事訴訟法》第58條的規定,公檢法三機關采取監視居住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6個月。此外對各級人大代表實施監視居住時與取保候審的要求相同,也要注意遵守有關規定。
2、監視居住也有其解除、撤銷和變更情形,其原因與取保候審相同,監視居住通常變更為逮捕。對監視居住解除、撤銷和變更時,也要制作有關文書,向有關個人和單位宣布和送達。
二、監視居住如何具體執行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50條的規定,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都有權決定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監視居住措施。
具體操作程序為:承辦案件的司法工作人員提出意見,報部門負責人審核,經領導批準后,制作監視居住決定書,監視居住決定書應寫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姓名、住址等身份狀況,被監視居住人應遵守的事項和違反規定的法律后果,執行機關的名稱等內容,并向被監視居住人宣布。
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決定取保候審的,還應當將監視居住決定書和監視居住通知書送達執行機關。
二、解除監視居住的情形
1、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在監視居住期間,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對于發現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監視居住期限屆滿的,應當及時解除監視居住。解除監視居住,應當及時通知被監視居住人和有關單位。
2、監視居住期限屆滿或者發現不應當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責任的,應當解除或者撤銷監視居住。
3、解除或者撤銷監視居住,應當由辦案人員提出意見,部門負責人審核,檢察長決定。
4、解除或者撤銷監視居住的決定應當通知執行機關,并將解除或者撤銷監視居住的決定書送達犯罪嫌疑人。
5、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犯罪嫌疑人委托的律師及其他辯護人認為監視居住超過法定期限,向人民檢察院提出解除監視 居住要求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在七日以內審查決定。經審查認為超過法定期限的,經檢察長批準后,解除監視居住;經審查未超過法定期限的,書面答復申請人。
綜上可知,我國人民法院、檢察院以及公安機關都是可以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監視居住措施的,而這里法律規定的最長期限為6個月,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說三機關總共采取監視居住措施的最長時間為6個月。如果您對上述問題存在疑問,不妨向律霸網站的律師詢問,專業的律師能為您答疑解惑。
監視居住的條件有那些?
監視居住期滿后怎么處理
監視居住是否可以折抵刑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大會律師鑒證需要多少費用
2020-12-08環境污染案例判緩依據是什么
2020-11-30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的犯罪主體
2021-02-20公司股權轉讓掛牌多長時間
2020-12-16夫妻房屋贈與有效嗎
2021-03-12無證房產怎么確權
2021-02-11租客物品如何提存
2020-12-01醫療糾紛的防范措施有哪些
2021-02-06二手房已過戶能否按揭
2021-01-24正常離職有沒有補償金
2021-02-18浙江省疫情期間工資怎么發放
2021-02-27個人所得稅專項扣除有哪些方面
2020-11-23未登記的房產能繼承嗎
2020-12-16中暑死亡是否屬于意外傷害
2021-01-12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3-19交強險合同生效前出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付嗎
2020-12-21再保險合同之法理構造是怎樣的
2021-01-09被保險人精神失常自殺保險公司是否應免責
2020-11-11保險公司可以區別定價嗎
2020-11-28財險理賠計入什么科目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