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拘留是擁有刑事執行權的機關對于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暫時性的限制人身自由的方式。對于刑事拘留,行為人需要了解刑事拘留的執行程序以及執行方式,這樣才刑事拘留的過程中才能更好地額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刑事拘留要遵循以下的幾個程序:
1.人民檢察院拘留犯罪嫌疑人應首先審查拘留對象是否符合相關條件,是否可以用其他強制措施防止社會危害性發生。拘留犯罪嫌疑人由辦案人員提出意見,部門負責人審核,檢察長決定。
2.人民檢察院作出拘留決定后交由公安機關執行,必要的時候,人民檢察院可以協助公安機關執行。根據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二條規定,異地執行拘留,應通知被拘留人所在地的公安機關,被拘留人所在地的公安機關應配合執行。
3.對犯罪嫌疑人拘留后,人民檢察院應當把拘留的原因和羈押的處所,在24小時以內,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屬或者他的所在單位。因有礙偵查,不能在24小時內通知的,應當經檢察長批準,并將原因寫明附卷;無法通知的,應當向檢察長報告,并將原因寫明附卷。所謂有礙偵查,一般是指其犯罪同伙聞訊后,有逃跑,藏匿、毀滅或偽造證據可能的;犯罪同伙有待查證,而未采取相應措施的等。所謂無法通知,是指因客觀原因,如地震、水災造成交通中斷,或拘留人不講真實姓名、住址的,等等原因。人民檢察院對于被拘留的人應在24小時內進行訊問,發現有不應當拘留的情況,應及時報請原決定的負責人批準釋放,并制作撤銷強制措施決定書。對于依法可以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的,按照規定辦理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手續。需要逮捕的,依法辦理有關手續。
4.拘留的變更和解除。變更或者解除拘留的條件有:(1)被拘留的人超過法定期限,又需要繼續偵查的,可以變更為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但是,變更時必須同時具備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三條或者第一百三十四條規定的條件。即對“需要逮捕而證據還不充足的”,或者“需要繼續偵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條件的”,才能變更為取保候審、監視居住。(2)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犯罪嫌疑人委托的律師及其他辯護人認為人民檢察院對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羈押超過法定期限,有權向人民檢察院提出釋放犯罪嫌疑人或者變更拘留措施的要求,人民檢察院偵查部門應當在3 日內審查完畢。經審查認為超過法定期限的,應當提出釋放犯罪嫌疑人或者變更拘留措施的意見,經檢察長批準后,通知公安機關執行;經審查認為未超過法定期限的,應書面答復申訴人。同時,偵查部門應當將審查結果書面通知本院監所檢察部門。
以上關于刑事拘留的執行程序的規定是小編結合具體的法律規定為您整理出來的。在實踐中,很多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合法權益都會受到侵害,一方面是因為他們不了解相關的規定,另一方面是他們不知道維權途徑。如果你需要專業的律師為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站獲得解答。
刑事拘留刑期期限的規定
刑事拘留保釋的條件有哪些?
刑事拘留可以取保候審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稅如何征收
2020-11-19著作權法中的延伸性集體管理是否合理
2021-02-28法律上的離婚保護措施有哪些
2021-03-15拐賣婦女兒童罪
2021-01-31房地產抵押登記的程序
2021-01-21夫妻共同財產分割中的股權處置方式
2021-03-19簽保密協議有保密費嗎
2021-03-24航班取消怎么賠償
2021-03-13如何認定投保人違反告知義務
2020-11-14應怎樣投保“不計免賠特約保險”
2021-02-16保險合同應當包括什么事項
2021-03-13從一起賠案看保險公估的幾個法律問題
2021-03-16本案保險人應承擔保險理賠責任
2020-11-14保險業非法集資的形式有哪些
2020-11-10交通事故發生后如何向保險公司的索賠
2021-01-30追尾責任認定保險理賠誤工費
2020-12-25自駕游怎么選擇合適的保險
2021-03-02車保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1-01-09網上投保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17保險代理人收取保費不交公司如何定性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