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拘留不是《刑法》中的處罰行為,而是一種臨時強制措施。刑事拘留一般由公安局或人民檢察院執行,其拘留對象是重大嫌疑分子或現行犯。那么刑事拘留可以保釋嗎?請閱讀由律霸小編整理編輯的下文,了解相關內容。
一、刑事拘留可以保釋嗎?
公安機關對于被拘留的人,應當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時以內進行訊問。在發現不應當拘留的時候,必須立即釋放,發給釋放證明。對需要逮捕而證據還不充足的,可以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內,提請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在特殊情況下,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一日至四日。
對于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至三十日。
申請取保候審可以,但是公安機關一般都不會批準。
二、刑事拘留具備的條件:
刑事拘留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
1、拘留的對象是現行犯或者是重大嫌疑分子。現行犯是指正在實施犯罪的人,重大嫌疑分子是指有證據證明具有重大犯罪嫌疑的人。
2、具有法定的緊急情形之一。對于何謂緊急情形,刑事訴訟法第61條和第132條對于公安機關的拘留和人民檢察院的拘留作出了不同的規定。
刑事訴訟法第61條采用列舉的方式,規定對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現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公安機關可以先行拘留:
(1)正在預備犯罪、實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時被發覺的。
(2)被害人或者在場親眼看見的人指認他犯罪的。
(3)在身邊或者住處發現有犯罪證據的。
(4)犯罪后企圖自殺、逃跑或者在逃的。
(5)有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可能的。
(6)不講真實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7)有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在刑事訴訟中,除公安機關依法擁有決定拘留和執行拘留的權限以外,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32條的規定;人民檢察院在直接受理的案件中,對于具有以下兩種情形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也有權決定拘留:
(1)犯罪后企圖自殺、逃跑或者在逃的;
(2)有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可能的。人民檢察院決定拘留后,由公安機關執行。
保釋在我國又叫取保候審,在刑事實踐中很少被采用。因為刑事拘留之后緊跟著就是訊問,如果發現抓錯人就會及時釋放;如果沒有抓錯人就會提請逮捕。所以一般刑事拘留是不會保釋的。
刑事拘留期限計算?
刑事拘留適用于哪些人?
刑事拘留期限記入刑期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擔保主債權的范圍是什么
2021-03-10補充協議主體與主合同主體要一致嗎
2020-12-07律師函收費標準
2020-11-19勞務公司怎么注冊
2020-12-23超出了借條的訴訟時效該該怎么做
2021-01-01資金拆借定義以及要遵循的原則是什么
2021-03-10如何通過支付令追債
2021-02-03人身保險傷殘評定標準2020
2020-12-04未成年打架會留案底嗎
2021-01-055年后的房產贈與還要交稅嗎
2021-01-06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實施辦法有哪些
2021-01-12公司倒閉簽約新公司員工怎么賠償
2020-12-302013年最新工資改革調整方案
2021-03-21如何選擇境外旅游保險
2021-01-21家庭財產保險條款
2020-12-02人身保險合同多久未支付保險費合同失效
2021-03-01訂立保險合同分哪些階段
2021-01-12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責任范圍是什么
2020-12-20一起交通事故案件引發的思考
2021-02-18固定資產購買保險的流程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