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詐的簡介
欺詐是指以使人發生錯誤認識為目的的故意行為。當事人由于他人的故意的錯誤陳述,發生認識上的錯誤而為意思表示,即構成因受欺詐而為的民事行為。為了保護受欺詐的當事人的合法利益,使其不受因欺詐而為的意思表示的約束,在法律中損害國家利益的欺詐也是致使民事行為無效或可撤銷的行為。
《民法通則》第五十八條下列民事行為無效:
(一)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
(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依法不能獨立實施的;
(三)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所為的;
(四)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五)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
(六)經濟合同違反國家指令性計劃的;
(七)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
《合同法》中將欺詐分為兩種,即損害國害家利益的欺詐和不損害國家利益的欺詐,前者為無效行為,后者為可撤銷行為。
《合同法》第五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掛羊頭賣狗肉是否屬于欺詐
掛羊頭賣狗肉是以及中國的俗語,說的就是欺詐行為,是一種欺騙消費者的行為!梁*星教授認為:“所謂欺詐,指故意欺騙他人,使其陷于錯誤判斷,并基于此錯誤判斷而為意思表示之行為。”
彭*林教授主編的《民法學》對欺詐下的界定是:“欺詐是當事人一方故意捏造虛假情況,或歪曲、掩蓋真實情況,使表意人陷于錯誤認識,并因此作出不合真意的意思表示?!蓖?明教授主編的《民法》一書也認為:“所謂欺詐,是指故意告之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基于錯誤判斷作出意思表示?!睂ζ墼p行為的構成,大都采用四要素說,即必須具備欺詐方的欺詐故意、欺詐行為,受欺詐方的錯誤意思表示以及欺詐方的欺詐行為與受欺詐方的錯誤意思表示有因果關系這四個要件,才能構成欺詐行為。佟-柔教授主編的《民法原理》一書中曾指出:“詐欺是以有意使人產生錯誤認識為目的的行為,因受詐欺而為的民事行為,是指當事人一方故意制造假象、掩蓋真象,致使對方陷于錯誤而為的民事行為?!?/p>
綜上,欺詐,是行為人故意制造假相、隱瞞事實真相并可能使他人誤解上當的行為。只要欺詐行為人有故意實施欺詐行為并有導致他人誤解上當的可能性,就構成欺詐。欺詐行為人實施的欺詐行為必須有導致他誤解上當的可能性,這種可能性是對現實社會關系的威脅,具有社會危害性,至于是否產生了他人受騙的結果,則不影響欺詐的構成。如果引起他人誤解而作出錯誤的意思表示,行為人達到了目的,產生了行為人追求的結果,則是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這里必須弄清楚“欺詐”與“欺詐的民事責任”也是兩個不同的問題,其構成要件也就自然不同。在欺詐手段上,“故意制造假相”既包括了口頭的即“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的欺詐手段,又包括了以書面或行為等方式為欺詐行為的欺詐手段,其涵蓋面更為準確和全面。
掛羊頭賣狗肉在現在更多的是用來形容人的做法和說法的不一樣,但是當用來形容商品的時候根據以上信息可以看出是屬于欺詐行為了,是一種犯罪,所以希望我們引以為戒!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找到的相關知識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在本網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證據
2021-01-29網絡造謠需承擔哪些責任
2020-12-05刑事犯罪中為何要繳納罰金
2021-03-012020供養親屬撫恤金期限如何計算
2020-11-11起訴離婚孩子撫養費是如何計算的
2021-01-01職工在單位受傷可否起訴侵權責任
2021-03-03房改售房面積如何計算?
2020-12-10居民商業產權是否征收房產稅
2021-01-10解除與終止勞動合同到底有什么區別
2020-11-18簽訂合同,競業限制終身有效嗎
2020-11-26被刑拘后是否可以直接解除勞動關系
2020-11-15勞動關系的概念
2020-12-29工作合同實習多長時間
2021-03-16用人單位單方面調崗降薪勞動者如何應對?
2021-02-28訂立勞動合同時薪水約定不明確如何處理
2021-02-10怎么申請復印勞動仲裁庭審記錄
2021-03-08保險公估人承擔過錯賠償責任應當具備哪些條件
2021-01-06保險合同解除
2021-02-16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全文內容有哪些
2021-01-10壽險理賠糾紛的快速解決途徑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