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12日,上海市金山區小攤販蘇某因購買6張HD90版百元假幣,通過調包換給顧客,被金山嘴邊防派出所處以行政拘留10天。
1月13日,廣西農民莫某因故意使用52張HD90版百元假幣購物,被上海市南匯區人民法院以使用假幣罪一審判處有期徒刑10個月,處罰金人民幣1.5萬元。
看到上述兩起案例,人們在拍手稱快之時,不免心存疑慮:自己手上也持有幾張假幣,是否違法了?在什么前提下,涉假幣行為會被行政處罰,甚至觸犯刑法?
持有也違法,多了就犯罪
因為“HD90假鈔”的迅速擴散,很多人都表示自己手中就持有該類假幣,一些人稱知道把假幣花出去肯定違法,但上交銀行心有不甘,決定長期持有。
“理論上講,不論持有多少假幣都是違法的。”中國政法大學行政法研究所何兵接受采訪時表示,按照銀行法第四十三條規定:明知是偽造、變造的人民幣而持有、使用,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處十五日以下拘留、一萬元以下罰款。“但實際情況是如果只是少量持有而不使用,作為‘收藏’,公安機關是不可能對此進行處罰的。”
清華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周光權明確指出:持有假幣到達一定數量便是犯罪行為。根據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偽造貨幣等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審理偽造貨幣案的解釋”)的規定,明知是假幣而持有、使用,總面額在四千元以上不滿五萬元的,屬于“數額較大”,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金。
為何僅僅持有就觸及刑法?周光權解釋說:“金融管理法律、法規規定,相關部門發現假幣有權收繳,因為持有假幣就存在使用的可能性,即對金融秩序有潛在的危害性;我國刑法對持有性犯罪的規定有很多,例如持有槍支彈藥、毒品等。”
法律專家解讀民眾相關疑惑
面對處罰、判決和相關法律法規,一些民眾依然有不明之事。
一位河北石家莊市民向本報打電話咨詢:網絡上有很多出售假幣的廣告,自己想購買一些作“紀念”,不知可否?
其實這依然是一個肯定違法、可能犯罪的問題。根據銀行法的規定,購買偽造、變造的人民幣,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處十五日以下拘留、一萬元以下罰款。其中行政處罰并未涉及金額底限,也就是說購買1塊錢也違法;而根據刑法和審理偽造貨幣案的解釋的規定,金額四千元以上即追究刑事責任。
說到刑法和審理偽造貨幣案的解釋,一名網友留言問:同樣數量的假幣,為何持有、使用罪比出售、購買罪處罰力度要輕?根據規定,數額在四千元以上不滿五萬元的,屬于“數額較大”,雖然兩罪都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但罰金明顯有別,前者是并處或單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金,后者是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難道使用假幣還沒購買假幣的危害性大嗎?”
對此,周光權教授肯定了這一說法。“犯罪主體在持有、使用假幣前可能并不清楚那是假幣,持有后迫不得已繼續持有或使用,這種情況下主觀惡意和危害性都比明知假幣而購買的要小,所以在罰金上體現出前者要大大小于后者。”
有網友提出,最可恨的一種情況是:自己拿真幣買東西,卻被“貍貓換太子”,這種情況屬于什么犯罪?如果是銀行工作人員有此行為,會如何處罰?
周光權表示,如果“掉包”的金額滿足一定的條件,應當以使用假幣罪論處,雖然其中涉及詐騙的性質,但詐騙罪的定罪標準相對較高,不利于打擊這類犯罪行為。對于如有銀行工作人員以假“換”真,則刑法規定從重處理,并無金額底限。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試用期辭職工資怎么算
2021-02-10鐵路征地拆遷管理暫行辦法
2020-12-03建設工程征用土地合同要如何寫
2020-12-05房屋契稅延期交會有滯納金嗎
2021-02-20孩子傷害了別人,父母是否承擔責任?
2021-03-15交通事故處理步驟是怎樣的
2021-01-14離婚協議反悔怎么處理
2021-01-19撫恤金有一個親屬不簽字如何處理
2021-02-25公司可以內部調動勞動合同的變更與解除嗎
2020-11-23企業關閉分流可以解除合同不走嗎
2020-11-25公司被收購能辭退孕婦嗎
2021-02-15意外事故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0-12-29投保前最關心的有哪些事
2021-03-26明知患病仍承保 保險公司被判賠
2021-03-14保險期間屆滿后能否解除合同
2020-12-31保險合同全部是附和合同嗎
2021-02-22保險公司以保險未生效拒賠合法嗎
2021-02-05不扣安全帶保險拒賠可行嗎
2020-12-17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0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情況下變動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