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盡安全保障義務要承擔侵權責任和補充賠償責任。
《解釋》第六條針對從事經營活動或其他社會活動的單位、個人或其他組織,對相關設施、設備等沒有盡到管理、維護的安全保障義務而發生的侵權行為或者第三人在上述場所介入事實侵權行為這兩種情形規定了安全保障義務人的不同侵權責任,旨在解決安全保障義務人屬于該義務的不作為與損害結果的關系問題。
對該條的正確理解,應把握以下五個方面:
(1)關于未盡安全保障義務引起的侵權責任的歸責原則已過錯責任為基本原則,對于是否盡到安全保障義務應由受害人舉證。但是從平衡雙方利益出發,這種要求不能過于嚴格,只要有“表面證據”就可以,然后反駁的舉證責任就轉移到安全保障人方。當然,表面證據應當根據具體情況具體確定;
(2)在審判實踐中,判斷安全保障義務人是否盡到了“合理限度”的標準有二:一為義務人的行為標準是否符合法律、法規、章程及操作規程的規定,這就是“不法性”原則;二為義務人對危險的遇見程度,也就是對于損害結果的遇見能力和回避的能力,這種能力就構成了義務人的注意義務,但是要注意不同的行業對注意義務的要求是不同的。如銀行的安全保障義務應高于一般飯店、商店的安全保障義務;
(3)關于第三人介入侵權糾紛中安全保障義務人的過錯問題。對于過錯問題的判斷實質上是一個控制危險責任的范圍問題,也就是判斷不同安全保障義務人對其安全保障義務是否有效履行;
(4)關于安全保障義務人的補充責任問題。補充責任是侵權法中最基本、最典型的責任類型,屬于法定義務不履行行為與他人的侵權行為發生競合而產生的責任。具體而言,安全保障義務人在第三人介入侵權的情形下,事實直接加害行為的第三人可以確定的,有加害人或者其他負有賠償義務的人承擔責任;只有在侵權人無法確定或者其他義務人承擔責任不足的情況下,安全保障義務人才能在其能夠防止或者制止損害的范圍內承擔補充賠償責任,而且這種補充賠償責任也適用過失相抵原則。因此,安全保障義務人的補充責任并非必然是全部責任,只是相對于其能夠防止或者制止損害的范圍內相對于該范圍而言承擔的是全部責任,而不是不考慮安全保障義務人的能力和范圍,只要加害人無法確定或者無力承擔賠償責任就讓其對受害人承擔全部責任,這一做法不符合侵權法的利益平衡原則;
(5)關于訴訟主體的問題。第三人介入侵權情況下,受害人只起訴安全保障義務人的,根據《解釋》第六條第二款規定,應當將第三人也就是實際侵權人列為被告,因為第三人是“不真正連帶責任”的終局責任人,應由其承擔全部賠償責任,在該第三人可以確定的情形下,不必追加安全保障義務人為共同被告。如果經審理,事實加害行為的第三人確實沒有能力承擔賠償責任,受害人可以另行起訴安全保障義務人,要求其承擔未盡安全保障義務所造成的損害,也就是承擔補充責任。
【相關法條鏈接】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從事住宿、餐飲、娛樂等經營活動或者其他社會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未盡合理限度范圍內的安全保障義務致使他人遭受人身傷害,賠償權利人請求其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因第三人侵權導致損害結果發生的,由實施侵權行為的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安全保障義務人有過錯的,應當在其能夠防止或者制止損害的范圍內承擔相應的補充賠償責任。安全保障義務人承擔責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償。賠償權利人起訴安全保障義務人的,應當將第三人作為共同被告,但第三人不能確定的除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環境污染糾紛誰有舉證責任
2021-03-13網絡服務提供者對于權利人通知負有什么義務
2021-01-16原產地標記如何認證
2020-12-31訴訟保全可以保全哪些財產
2020-12-31支票日期怎么算,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0特殊累犯的罪名有哪些
2021-02-11效力待定合同是否履行
2020-12-21小孩子在商場受傷賠償辦法是什么
2020-12-11個人所得稅項目包含公積金和養老保險嗎
2020-12-27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怎樣調解勞動爭議
2021-01-01勞動仲裁兩個被申請人歸哪個管轄
2021-01-15使用假學歷如何處罰
2021-02-13人壽保險保單能夠轉讓嗎
2021-01-03理財保險的三大誤區如何避免
2021-03-01產品責任險中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1-02-06論保險合同的無效──從世都百貨退保風波說起
2020-12-29保險合同是要式合同嗎
2020-11-24保險合同包含哪些部分
2020-12-11為獲理賠編造虛假事實騙保險公司構成犯罪嗎
2021-01-15私了能否得到保險賠償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