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違反所得
法所得是行為人因違法行為所獲得的金錢和財物,通常包括違法所得的利潤、違法交易的財產、物品,以及其他違法收入。沒收違法所得的前提是有違法所得并且行政機關能夠查實。現實中,食品安全違法行為人實施違法行為時,往往比較隱蔽,不設賬冊,造成違法所得難以查實和計算。為此,有關部門對違法所得作出了相應解釋,由于“政出多門”,造成計算方法不一。
有的將利潤額作為違法所得,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生產、銷售偽劣產品刑事案件如何認定“違法所得數額”的批復中》將其解釋為“獲利的數額”;有的將違法全部收入(包括成本和利潤)作為違法所得,如原國家技術監督局關于對《技術監督行政案件中“違法所得”、“非法收人”計算的意見》具體實施的復函中明確規定:“在辦理技術監督案件中,查證屬實后確認行政相對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可以認定其全部經營額為違法所得、非法收入:一是行政相對人故意違法亂紀的;二是生產、銷售、進口的產(商)品屬于劣質品的,即產品危及人體健康、人身、財產安全,或主要性能指標達不到標準規定要求,失去原有使用價值等情況的;三是法律、法規明確規定對產(商)品予以沒收,或監督銷毀的。”有的以全部營業收入作為違法所得進行計算,如原衛生部發布的《藥品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規定》第六十七條對違法所得的解釋是,違法所得系指違法活動中牟取的全部營業收入(包括成本和利潤)。
違法所得認定的主要標準
違法生產商品的違法所得,按違法生產商品的全部銷售收入扣除生產商品的原材料購進價款計算。
違法銷售商品的違法所得,按違法銷售商品的銷售收入扣除所售商品的購進價款計算。
違法提供服務的違法所得,按違法提供服務的全部收入扣除該項服務中所使用商品的購進價款計算。
為違法行為提供便利條件的違法所得,按當事人的全部收入計算。
傳銷違法活動中,拉人頭、騙取入門費式傳銷的違法所得按當事人的全部收入計算;團隊計酬式傳銷的違法所得,銷售自產商品的,按違法銷售收入扣除生產商品的原材料購進價款計算;銷售非自產商品的,按違法銷售收入扣除所售商品的購進價款計算。
對于違法所得的卻是那個一般是要講求證據的,沒有證據則不能判定為是違法所得。對于已經卻是是違法所得的情況,應該沒收其違法所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仲裁開庭后的程序
2021-03-19什么公司可以質押土地證他項
2020-12-06最高院關于擔保法的6個重要疑難問題的司法觀點
2021-01-27搶黃燈出現交通事故是全責嗎
2021-01-16當事人能否協議選擇管轄法院
2021-01-12大學生學校吃壞肚子,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17勞務分包無資質的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18實習期公司有權利處罰員工嗎
2020-12-28調崗到外地可以不同意嗎
2021-01-27勞動爭議案件辦案指南
2020-11-16交通意外險最高賠多少錢
2021-03-03意外傷害險中的意外傷害是指哪些情況
2020-12-10保險公司變更出資人股權轉讓審批是怎么進行的
2021-02-04新保險法對責任保險制度進行了哪些修改和完善
2020-12-07投保意外險必須注意的幾點
2021-02-11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是什么意思
2021-01-20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時候成立
2020-12-06有關物權法的基本法律知識(三)
2021-01-15征地拆遷適用民事訴訟嗎
2020-11-12房屋拆遷的航拍圖到哪里可以查看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