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人了就一定要判死刑嗎
答案是不一定,應該分情況對待。殺人這一行為,根據主觀方面可以分為故意殺人和過失殺人。
1、我國《刑法》第232條規定,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從上述規定可以知道,即便是故意殺人,也不一定要判死刑,也有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可能判處3至10年的有期徒刑。
根據我國最高人民法院的相關工作座談會紀要,對故意殺人犯罪是否判處死刑,不僅要看是否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結果,還要綜合考慮案件的全部情況。對于因婚姻家庭、鄰里糾紛等民間矛盾激化引發的故意殺人犯罪,適用死刑一定要十分慎重,應當與發生在社會上的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的其他故意殺人犯罪案件有所區別。對于被害人一方有明顯的過錯或對矛盾激化負有直接責任,或者被告人有法定從輕處罰情節的,一般不應判處死刑立即執行。
總之,故意殺人罪的判決也應根據實際案情,通盤考慮,把握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
2、過失殺人,在法律上稱為過失致人死亡罪。根據我國《刑法》第233條之規定,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由此來看,過失殺人的時候,最高刑不超過7年。所以如果最后法院認定殺人行為是過失行為,則一定不會被判死刑。
可以減為有期徒刑的條件是什么?
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在死刑緩期執行期間,如果沒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滿以后,減為無期徒刑;如果確有重大立功表現,二年期滿以后,減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情節惡劣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準后執行死刑;對于故意犯罪未執行死刑的,死刑緩期執行的期間重新計算,并報最高人民法院備案。
根據刑法第50條的規定,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的罪犯,根據其在死刑緩期執行期間的表現,死緩判決可作兩種變更:
1、死緩犯在緩刑執行期間,如果沒有故意犯罪,兩年期滿以后,減為無期徒刑。死緩犯在緩期執行期間,如果確有重大立功表現,兩年期滿以后,減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
另需指出的是,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的罪犯,如果死刑緩期二年執行期滿后尚未裁定減刑前又犯新罪的,應當依法減刑后,對其所犯新罪另行審判。根據刑事訴訟法、監獄法的有關規定,對死刑緩期執行罪犯減刑的管轄法院是服刑地的高級人民法院。審理對死刑緩期執行罪犯減刑案件的程序是:罪犯所在監獄在死刑緩期二年期滿時,提出減刑建議,報經省、自治區、直轄市監獄管理機關審核后,報請高級人民法院裁定。高級人民法院組成的合議庭對申報材料審查后,認為應當減刑的,裁定減刑,并將減刑裁定書副本同時抄送原判人民法院及人民檢察院。死刑緩期執行期滿減為有期徒刑的,刑期自死刑緩期執行期滿之日起計算。
2、對死緩犯執行死刑。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的罪犯,在死刑緩期執行期間,如果故意犯罪,情節惡劣,查證屬實,應當執行死刑。
其程序是:由罪犯服刑監獄及時偵查,偵查終結后移送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經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服刑地的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審判,所作的判決可、以上訴、抗訴。認定構成故意犯罪的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后,由作出生效判決、裁定的人民法院依法報請高級人民法院或者最高人民法院核準死刑。核準后,交罪犯服刑地的中級人民法院執行。對于故意犯罪未執行死刑的,死刑緩期執行的期間重新計算,并報最高人民法院備案。
律霸網小編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遵紀守法,千萬不要觸碰法律的底線,這樣會受到相應的懲罰,如有更多關于死刑的法律問題,可以到律霸網咨詢專業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起干活由于誤傷工友怎么算
2021-01-29無勞動合同怎么確認勞動關系
2020-11-23公民扭送錯誤如何處理
2021-01-04漢堡王用過期食材,雞腿排保質期隨意改,消費者如何維權
2021-02-19涉外民事訴訟程序規范處理原則是什么
2021-01-08擔保公司怎樣才能是抵押權人
2020-12-21小產權房可以打官司嗎
2021-01-23未贍養老人能否分割撫恤金
2021-01-23傷殘人員變更國籍,傷殘撫恤金和相關待遇會被取消嗎
2020-11-18法院能否主動引用同時履行抗辯權
2021-01-07單位聘請廚師是否具有勞動關系
2020-12-27試用期結束被辭退會支付補償金嗎
2021-02-06勞動爭議案件訴訟指南
2021-02-09交強險如何支付賠款
2021-02-10出口產品責任險的特點
2021-01-28人身保險合同的成立
2021-03-18提單責任險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問題初探
2021-01-27淺析道路交通事故中保險公司應承擔的責任
2021-02-26保險標的轉讓未通知保險公司的理賠
2021-01-04無證駕駛保險公司能否拒賠?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