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私分國有資產罪與共同貪污罪的界限如何劃分
立法者之所以給私分國有資產罪設定比貪污罪明顯趨輕的法定刑,主要原因還是在于兩種犯罪的行為表現及其社會危害性程度存在顯著差異性。詳言之,從本質方面看,私分國有資產罪的特點是有權決定者(即上述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權便利非法為“大家”謀利益,因此,其主觀惡性程度相對較輕;貪污罪的特點則是有權決定者(即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權便利單純為自己或極少數人謀私利,由此顯現出較深的主觀惡性程度。在客觀行為表現方面,私分國有資產罪中的有權決定者可能是一人,也可能為數人,但相對于其他參與私分國有資產者必須是少數人;此處的“大家”可以是單位里的所有成員,也可以是單位里一定層面的所有人員,如單位里的中層干部等;但必須是有權決定者之外的單位里的多數人。有權決定者所獲取的,通常只是私分國有資產總數中的一份,數額相對較小:“大家”所獲取的,因份額較多、往往占私分國有資產總數中的大部分。由此構成本罪的基本特點,就是少數人為多數人非法謀利益。共同貪污犯罪的客觀表現則有所不同,要么是少數幾個有權決定者相互勾結共同侵吞公共財產;要么是一個或幾個有權決定者與極少數公款知情者或具體操辦的財會人員相勾結,共同將公共財產私自予以瓜分。
共同貪污犯罪的基本特點就是各個共犯人系彼此利用、共同以權謀私,因而屬于嚴重的職務犯罪類型。此外,從司法認定層面分析,如果對集體私分國有資產的行為論以貪污罪,將全部私分數額認定為上述有權決定者的“個人貪污數額”,則既與客觀事實不盡符合,理論上也與貪污罪應以“個人貪污數額”為定罪量刑之基礎的立法精神相背離,實踐中還很容易造成量刑畸重的結果,從而導致司法不公。如果僅將上述有權決定者個人分得的份額認定為“個人貪污數額”,則又存在對其他大部分被非法占有的數額沒有給予必要法律評價的問題。
可見,集體私分國有資產的行為是一種有別于共同貪污犯罪的新型職務犯罪。由于有權決定者系擅用職權為“大家”非法謀利益,并非單純為個人謀私利,客觀上個人非法占有的數額又通常較少,因而從立法上與貪污罪相區別,給予寬宥處罰是必要的,也是正當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辭退職工的條件需要哪些
2021-02-26什么是醫療事故,醫療事故處理有哪些程序
2021-01-25離婚證據的收集包括哪些
2021-03-01房屋裝修拒不履行裝修合同怎么辦
2021-03-26競業禁止補償金標準是什么
2020-12-23經營性停產勞動關系是否延續
2020-11-22試用期離職是否受競業限制
2021-02-23外包勞務審計流程怎么進行
2021-01-21團體意外險和個人意外險有什么區別
2021-03-14人身保險糾紛的管轄是如何的
2021-02-01保險合同無效案例有什么規定
2020-12-17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如何管轄
2021-02-02自家車輛相碰三責險不賠償——三責險賠付范圍分析
2020-12-04孕婦摔傷為何不獲賠 保險公司以免責拒賠
2021-02-25騙取生育津貼如何處罰
2021-03-17超速行駛發生事故保險公司為什么不全賠
2020-12-14保險合同采取的形式包括什么
2021-03-15約定與法律有什么關系
2021-01-30車險購買有哪些誤區
2021-02-05內部承包合同有何效力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