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權變動的原則原因與模式分別是什么
一、物權變動的原則
(一)公示原則:要求物權的產生、變更、消滅,必須以一定的可以從外部查知的方式表現出來。
(二)公信原則:物權的變動以登記或者交付為公示方法,當事人如果信賴這種公示而為一定的行為(如買賣、贈與),即使登記或者交付所表現的物權狀態與真實的物權狀態不相符合,也不能影響物權變動的效力。
公信原則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其一,記載于不動產登記簿的人推定為該不動產的權利人,動產的占有人推定為該動產的權利人,除非有相反的證據證明。這稱為“權利的正確性推定效力”。其二,凡善意信賴公示的表象而為一定的行為,在法律上應當收到保護,保護的方式就是承認此行為所產生的物權變動的效力。
二、物權變動的原因
(一)物權的取得:
1、民事行為
2、民事行為以外的原因
(1)因取得實效取得物權;
(2)因征收或者沒收取得物權;
(3)因法律的規定取得物權(如留置權);
(4)因符合、混合、加工取得所有權;
(5)因繼承取得物權;
(6)因拾得遺失物、發現埋藏物或者隱藏物取得所有權;
(7)因合法生產、建造而取得物權;
(8)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員會的法律文書取得物權;
(9)孳息的所有權取得。
(二)物權的消滅
1、民事行為
(1)拋棄;
(2)合同;
(3)撤銷權的行使。
2、民事行為以外的原因
(1)標的物滅失;
(2)法定期間的屆滿;
(3)混同。
三、物權變動的模式
(一)基于民事行為引起的物權變動
對于基于民事行為的物權變動,各國民法采取不同的調整方式,學理上歸納為三種立法例:
1、采取意思主義的立法例。
該立法例以《法國民法典》為代表,它認為物權的變動是債權合同的效果,在債權合同之外,不認為有直接引起物權變動的其他合同存在,而交付和等級不過是對抗第三人的要見而已。
在實踐中,采意思主義的立法會產生重復物權的現象。因為在物權轉讓時,受讓人與轉讓人之間僅憑意思表示及生效力,受讓人取得物權。但在與第三人的關系上,沒有進行登記或者交付,讓與人仍然保有其權利,第三人仍然能有效地受讓其權利。這種重復物權的現象,使法律關系過分繁雜,會在實踐中產生很多困難。
2、采形式主義的立法例。
又稱作無權鳥形式主義,該立法例以《德國民法典》為代表。它認為債權合同僅發生以物權產生、變更、消滅為目的的債權和債務,而物權變動的效力的發生,直接以登記或交付為條件,即在債權合同之外還有以為了讓與土地所有權、為了對土地設定權利,以及為了讓與此種權利或者對此種權利再設定其他權利,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有權利人與相對人對于權利變更的協議,并將權利變更登入土地登記薄冊。
學者中有的認為,物權變動的合意與等級或交付相結合才構成物權契約;而有的學者認為,物權變動的合意本身即是物權契約,登記或交付是契約以外的法律事實。但無論何種解釋,均一致將債權行為與物權行為進行了區分,并將無因的物權行為作為物權變動的依據。
3、采折中主義的立法例。又稱作債權形式主義,該立法例以《瑞士民法典》和《奧地利民法典》為代表。它認為當物權基于民事行為發生變動時,除債權合同外,還需要登記或交付形式要件。其做法介于上述意思主義與形式注意之間。
根據我國《物權法》的規定,物權因民事行為而發生變動時,除了當事人之間須有債券合意外,僅須另外踐行登記或者交付,即能發生物權變動的效力。其基本要點是:
(1)發生債權的意思表示包含了物權變動的意思表示,即物權的變動不需另有物權變動的合意,故無獨立的物權行為。
(2)物權的變動,僅有當事人之間債權的意思表示尚且不夠,還需履行登記、交付的法定方式。
(3)由于我國物權法不承認獨立的物權行為,因此物權的變動要接受其原因行為即債權行為的影響。故我國物權法也就無所謂物權行為的無因性。
(4)通過合同使物權發生變動場合,不能僅從有效合同直接推斷出物權變動;反之,也不能僅以物權未發生變動為由判定合同無效。
(二)非基于民事行為引起的物權變動
非基于民事行為所引起的物權變動,主要有:
1、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員會的法律文書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決定等,導致物權設立、變更、轉讓或者消滅的,自法律文書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決定等生效時發生效力。
2、因繼承取得物權的,自繼承開始時發生效力。
3、因合法建筑、拆除房屋等事實行為設立或者消滅物權的,自事實行為成就是發生效力。
4、在法院的強制執行程序中,在取得法院發出的權力轉移證書時,即取得物權。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于該問題答案的整理,如果還有疑問,歡迎來律霸網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主體人格權的限制是什么
2020-11-24涉外合同如何確定應訴管轄
2020-12-18債權人申請債務人破產申請書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2-17勞動法工傷誤工費
2020-12-01撫養權拒絕執行怎么處理
2020-11-26集體合同的概念及內容
2020-11-26闖紅燈有哪幾種情況
2021-02-06保姆哭訴遭女藝人打罵,構成侵權嗎
2020-12-27將純勞務分包給自然人是否合法
2020-12-29在勞動糾紛中舉證責任怎么規定的?
2020-12-31經紀及管理合同是委托合同嗎
2021-03-05如何選擇境外旅游保險
2021-01-21保險合同是不是有條件的單務合同
2020-12-14海上保險合同的內容和包含的事項(很具體)
2021-03-10空運保險的險種有哪些
2020-12-25保險理賠后還可以索要折舊費嗎
2021-01-09保險公司的明確說明義務的內容有哪些呢
2020-12-16被保險人保護代位求償權實現的義務辨析
2020-12-09保險合同中的索賠與理賠程序
2020-11-26在承包地上可以建房嗎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