誹謗他人吸毒如何判刑
1、誹謗,已經(jīng)侵犯了他人的名譽權,是可以提起民事訴訟的。如果情節(jié)嚴重的,還可能構成誹謗罪。誹謗的詞義解釋是:以不實之詞毀人。通過捏造事實,散布對他人名譽不利的言論,給他人造成損害,但未達到誹謗罪的嚴重程度的,在我國,應根據(jù)民法通則第120條規(guī)定承擔民事侵權責任:“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適用前款規(guī)定。”可見,認定名譽權侵權時,不因侵權人為新聞媒體而要求受害人證明侵權人具有“真實惡意”。一般來講,具有民事行為能力的主體,客觀上有針對性地制作誹謗他人名譽的信息,主觀上故意進行了散布,即可認定為侵權。受害者可以向侵權行為發(fā)生地或結果地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2、誹謗行為達到“情節(jié)嚴重”的,適用我國刑法246條規(guī)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但我國刑法僅對具有完全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的誹謗行為予以規(guī)制,新聞媒體等單位則不能成為誹謗罪的犯罪主體。關于“情節(jié)嚴重”的認定,隨著自媒體的飛速發(fā)展而略有變化。《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利用信息網(wǎng)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明確規(guī)定: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shù)達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轉發(fā)次數(shù)達到五百次以上的應認定符合誹謗罪中“情節(jié)嚴重”這一構成要件。
誹謗罪如何取證?
首先證據(jù)收集分為言語和書面的,言語方面可以采用錄音筆取證,其他證據(jù)書面的,即用大字報、小字報、圖畫、報刊、圖書、書信等方法散布,這種證據(jù)你可以通過其他途徑保全原件。
誹謗的構成要符合下列要件:
1、在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故意捏造并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
2、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人格尊嚴、名譽權。侵犯的對象是自然人。
a、行為人必須有捏造某種事實的行為,即誹謗他人的內容完全是虛構的。如果散布的不是憑空捏造的,而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即使有損于他人的人格、名譽,也不構成誹謗。
b、須有散布捏造事實的行為。所謂散布,就是在社會公開的擴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兩種:一種是言語散布;另一種是文字,即用大字報、小字報、圖畫、報刊、圖書、書信等方法散布。所謂“足以貶損”,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虛假事實,完全可能貶損他人的人格、名譽,或者事實上已經(jīng)給被害人的人格、名譽造成了實際損害。如果散布虛假的事實,但并不可能損害他人的人格、名譽,或無損于他人的人格、名譽,則不構成誹謗。
c、誹謗行為必須是針對特定的人進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從誹謗的內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誰,就可以構成誹謗罪。如果行為人散布的事實沒有特定的對象,不可能貶損某人的人格、名譽,就不能以誹謗罪論處。
d.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行為屬于情節(jié)嚴重的構成犯罪。雖有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行為,但沒有達到情節(jié)嚴重的程度,則不能以誹謗罪論處。所謂情節(jié)嚴重,表現(xiàn)為:多次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捏造事實造成他人人格名譽嚴重損害的、捏造事實誹謗他人造成惡劣影響的、誹謗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導致被害人自殺的等等情況。
3、誹謗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對一般誹謗行為需要年滿16歲,16歲以下是限制民事責任能力人,同時16歲也是刑事責任年齡。16歲以下的人有誹謗行為,其監(jiān)護人有賠償責任。
4、誹謗主觀上必須是故意,行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損害他人名譽的虛假事實,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fā)生損害他人名譽的危害結果,并且希望這種結果的發(fā)生。行為人的目的在于敗壞他人名譽。如果行為人將虛假事實誤認為是真實事實加以擴散,或者把某種虛假事實進行擴散但無損害他人名譽的目的,則不構成誹謗。
誹謗他人吸毒責任者要承擔哪些責任,應該要在線咨詢律霸網(wǎng)律師提供好的意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最新個人借款合同范本是怎樣的
2021-02-12土地抵押貸款到期已還檔案是否可以銷毀
2021-01-05公司是否適用侵權責任法
2021-03-26被警察誤抓有賠償嗎
2021-02-14刷單屬于違法行為嗎,誰承擔舉證責任
2021-01-15庭審程序有什么
2021-01-29對單位處分不服可以仲裁嗎
2021-01-02影樓拍照不給底片是否違法
2021-03-11怎么讓法官調解離婚
2020-12-26哪些繼承人喪失繼承權?
2021-02-28因為家庭冷暴力離婚法院會支持嗎
2021-02-08級別管轄可以提異議嗎
2021-03-20最高法立案必須要身份證號碼嗎
2021-01-09事業(yè)單位集資建房屬于什么性質
2021-02-12保險合同成立
2020-11-23保險合同的概念和特點
2021-01-252020年人身保險金能否作為遺產(chǎn)繼承
2020-12-02保險公司擅自在院墻上開門被判敗訴
2021-02-16八種常見的車險拒賠糾紛
2021-02-17保險理賠的車輛報廢標準是什么
2021-03-01